雕刻仿古石狮子
石头会说话吗?在临汝镇李庄村,有着450年传承的石雕工艺,如今唱出了新调调。
2月28日上午,记者还没走进李庄村南侧的石雕产业园,就听到一阵清脆的敲击声。
放眼望去,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莲花盆、人物雕像、石桌石凳、十二生肖雕像,让人的眼睛一时不知道该往哪儿看。
琳琅满目的石雕作品,一座活生生的艺术展览馆。
李庄村石雕的第十八代传承人,52岁的李社会,身穿落满了石屑的迷彩服,戴着眼镜,正弯腰拿着锤子、凿子在全神贯注雕琢狮子头上的旋纹。
“俺们村挨着白云山,山上青石多,是雕刻的好材料,所以从明朝开始,村里就有石雕艺人了。20世纪80年代初,石雕在我们村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干。那时候农村还大部分都是砖瓦房,从过门石到门墩、石碑,需求量很大。我记得当时还是集体化,一个男劳力干一天挣的工分是两毛一分钱,我那时在镇里上高中,每星期休息一天,可以雕一对厦房用的门墩,拉到集上能卖两块五毛钱,相当于男劳力十天挣的钱,所以石雕在我们村是个能挣钱的好活。”村委会委员李振夫笑着回忆说。
辉煌的时候,李庄村的石雕远近闻名,汝州风穴寺、洛阳龙门、登封少林寺、白云山风景区、山西大同等风景名胜区,都有李庄人的精美石雕。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富裕了,盖楼房的多了,砖瓦房逐渐被淘汰,石雕的需求量直线下降。
2000年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加上人们对传统工艺品的追求,石雕产业在李庄村重新发达起来。
“我跟着父亲学石雕,以雕刻各种人物雕像为主,有20多年了,现在已发展到狮子、花盆、各种动物造型,客户想要啥我就雕啥。”李社会停下手中的活儿。
“干了这么多年,觉得怪美的,现在我接的活也不少,小到20多厘米的十二生肖,大到两米高的人物雕像。干这既是出力活又是眼力活,像2米高的雕像,光石材1吨多,需要人工雕刻10天,剩下的成品就是千把斤。”李社会说。
在村里石雕艺人和村两委会的努力下,李庄石雕,2014被评为汝州市“非遗”项目。
“现在咱们村专业从事石雕的还有十几个人,石雕属于传统手艺,你想学,没有十几年的实践和琢磨,根本雕不出好作品。人家给你拿一个图纸,你一眼看下去,心里就得有数,必须胸有成竹”,李社会喝了一口茶,“所以说传承人不好选也不好培养啊!”
“咱们村的石雕产业既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也是村里的支柱产业,这些年为了传承好这个产业,村里也下了很大劲,从申报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规划布局产业园,这一次想着借助‘五星’支部创建,把村里的石雕艺人都组织起来,继续把石雕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项目。”村委会委员李振夫说。
“现在人们对石雕的材质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石雕的都是有一定品位的人,要求你的石雕全部是手工雕刻,雕出来的产品必须复古,有历史沧桑感。仿古石雕卖得很快,这也给我很大压力,必须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说这话时的李社会,眼里满是希望。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通讯员 牛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