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年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环境、上项目、抓改革、求创新、惠民生、当示范”的工作基调,聚焦“建设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幸福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干为本、发展为先,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出一幅幅精彩的画卷。2018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展示各级各部门在2017年取得的新成绩、新亮点、新突破,展望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打算,激发全市上下立足当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不负新时代、凝心聚力实现新作为,本报今起开设“精彩2017·扬帆2018”专栏。敬请关注。
本报讯(记者刚鑫雨)近年来,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医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我市2017年度民生工程收获丰硕,向全市人民交出圆满答卷。
全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2017年度,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我市坚持重点职能委局分包贫困村、机关干部分包贫困户的工作机制,不脱贫不脱钩,实现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村全覆盖。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通过汝绣产业园提升就业技能、“春风行动”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在全市55个贫困村建立电子商务扶贫服务点,完善社会兜底扶贫、教育扶贫、因病致贫救助等具体细则,做到应保尽保。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1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PM 2.5、PM 10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及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对市区围合区域和产业集聚区内实行全时段烟花爆竹禁放禁售。以生态廊道建设、荒山造林等扩大森林面积,全年完成荒山造林及矿区植被恢复3.8万亩,特色经济林1.1万亩,森林抚育2.68万亩,大大提升环境容量,顺利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市一高新校区建成投用,城区新建、改扩建10所以上小学、幼儿园,充实教师队伍,全面解决大班额难题。充分发挥教育资金、教育发展基金作用,持续资助贫困师生,为偏远山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持续带动群众就业创业。通过举办涉农产业扶贫培训班,培训贫困户300人。全年培训各类残疾人936人,实现就业873人。已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4100人,新增就业10318人,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8851人。加大小额贷款支持力度,服务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群体进行救助供养,提高低保发放标准,筹措资金518万元,分三批对全市乡镇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切实保障“老有所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网络系统,实现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全覆盖。累计发放失地农民保障金4976.33万元,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17新增公租房分配884套,实行文明村、文明户、优秀教师进城购房补贴制度。投入资金175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500户,省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去年为我市62457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出台《汝州市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在公立医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市乡分级诊疗率已达到35%。
大力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健全市域交通体系,投入资金12亿元,规划建设城市二环道路。实施公交建设提升工程,公交车运营139台,公交线路21条,辐射城区五个办事处和周边六个乡镇,为379个文明村60岁以上老人办理免费乘车证6万余张。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入资金120万元,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5232场次。风穴寺景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建设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中心,为贫困村安装20套新型农民体育健身器材,在城区公园游园增设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
着力加强城乡基础建设。完成第三水厂一期工程建设,改造城区老旧供水管网,实现城区24小时供水,解决群众用水难问题。完成城区主要线路弱电入地工程,推进天然气向乡镇延伸,铺设供热管网41公里,完成集中供热100万平方米。全年新建公园、游园42个,公厕改革成效被央视报道。整合城市管理职能,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2017年接收案件46454件,结案率95.87%。城区实行保洁市场化运作,实现保洁社会化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