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扑下身子办实事用心用情谋发展华艳玲:赓续廉洁家风霍亚玲家庭:康复一个人幸福一个家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1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24

张志勇:扑下身子办实事用心用情谋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疫情期间,为群众送物资的张志勇

把心血付诸沃土,把脚步踩进泥土,把汗水洒向田野。在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这场硬战中,我市有这样一位驻村书记,他带着深深地为民情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村里谋发展、显担当。他,就是省信访局驻汝州市陵头镇朱沟村第一书记张志勇。

面对驻村3年来取得的成绩,面对父老乡亲的声声感激,他铿锵有力地表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他用心炼党性,致力乡村振兴

“今天天气这么冷,您还挂念着俺一家,赶紧上屋里坐,外面太冷了。”今年1月12日,春节前夕,陵头镇朱沟村监测户王学民看到省派第一书记张志勇一行人,带着面粉、食用油、大米走进自己家里,赶忙迎上前去,感激地说道。

2021年,朱沟村2组村民王学民因患肺癌、食道癌,经过治疗后虽然保住了命,但巨额的医疗费也压垮了这个家庭,目前每天仍需要药物维持生命。他家的情况也时刻牵动着张志勇的心,“马上要过年了,村里的监测户和困难户是我们驻村工作队重点关注的对象,决不能让一户过不去年。”

与王学民怀着同样心情的,还有该村7组65岁的村民高留义和患有强直性脊椎炎的2组村民张德杰。山里风大,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有点刺骨。张志勇与新任第一书记盛勇晓、村两委会干部一道,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一户一户走访慰问,与他们拉家常、谈希望,用朴实的语言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朱沟村共有9户监测户、1户困难户,每一家的情况也不一样。我们平常采取的帮扶措施也不一样,争取所有的帮扶都能起到作用,让他们的日子能一直好下去。新的省派第一书记已经到任,我将认真做好新老交替的3个月过渡工作,保证工作不断档、有新提升,让朱沟村老百姓的日子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张志勇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驻村3年来,在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做好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农村一线,张志勇克服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始终将“以民为先”作为第一要求,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自觉在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填补人生的“空白点”。通过不断的实践,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基本职责,使他积累了经验、磨炼了意志,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驻村工作中,张志勇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在做群众工作中不轻浮、不急躁、有定力,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自觉维护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始终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用实际行动和过硬作风接受组织考验的第一书记,始终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正是他用心用情服务乡村振兴,群众说他这个第一书记:“没架子、接地气,是个实干家”。

他用情谋发展,接力乡村振兴

1月12日上午,在陵头镇朱沟村南侧的汝州市煦锐洁净型煤配送中心车间内,6条生产线全部运转,生产的煤球经过自动套袋后,长长的传送带旁边,2名工人将包装好的煤球整齐堆码,不时有车辆直接开进车间装运出厂。

“现在是煤球的需求旺季,这6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0个小时,可生产煤球10万块,主要销往汝州及周边的偃师、登封、巩义等。”该企业负责人高景帅介绍说。

“我在这里上班3年了,厂里煤球销得很快,郑州、洛阳、信阳、湖北等地的货车都到这儿拉煤球。天天都不停生产,我一个月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在这儿干着比出去打工强。”正在搬运煤球的工人曲欣磊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与他一样满意的,还有15名在此就业的当地村民。

三年前驻村伊始,张志勇就认识到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接任第一书记后,他接力传承前任第一书记王红军的优良传统,致力于招商引进适合朱沟发展的特色产业。在连续两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下,朱沟村先后引进了3家企业入驻,不仅解决了数十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而且每年给村集体分红,用分红的钱再反哺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

“仅汝州市煦锐洁净型煤配送中心一年就给村里分红18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这个方向根本是对的。”张志勇说。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思路指引下,2022年5月,他经过多方联系,将汝州市复宋汝瓷厂引进朱沟。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驻村工作中,张志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不摘责任”,持续压实责任担当。他与村“两委”及村民组长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定期调度,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部署相关工作,明确责任,强化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及村民组长的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切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切实推动相关工作高效落实。

“不摘政策”,持续强化政策落实。分类帮扶,精准施策,为全村59户脱贫户、6户风险未消除贫困监测对象精准制定了“一户一方案”,并于11月底前所有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同时以家庭为单位,重点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以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为重点内容,开展数据信息比对,分析评估、风险预警。

“不摘帮扶”,持续加强帮扶力量。对监测对象实行“一对一”“二对一”帮扶机制,对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确定两名帮扶责任人,从帮扶单位和乡村干部中各选派一名,实现“双重帮扶”。并对边缘易致贫户全面落实技能培训、扶贫公益岗位等政策,对因病、因灾、因疫情等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所有农户覆盖“防贫保险”。

“不摘监管”,持续强化监管力度。在全村所有农户中开展3轮次防返贫动态监测大排查,累计排查重点群体127户576人,按照“应纳尽纳,不落一人”的要求,全村无规模性新致贫和返贫风险。同时全面配合和支持省信访局党组、汝州市委市政府和陵头镇党委的督查和指导,包括不定期、高频次地通过查阅档案、入户调查、走访群众等进行督导,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这三个企业不仅每年能给村集体分红30多万元,而且还解决了四五十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下一步将继续扶持好这三个企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有了产业项目,乡亲们才有活干、有钱赚,乡村振兴才有希望,老百姓的日子才有奔头。”张志勇说。

他用力战一线,解决群众需盼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省信访局,感谢俺们的张书记”。2022年10月10日,在陵头镇朱沟村,收到新鲜蔬菜的村民们纷纷感谢道:“谢谢俺们的张书记,他远在郑州,还萦记着大家伙儿,真是太感谢了。”

当日上午,一辆满载的卡车缓缓驶入陵头镇朱沟村,车上装的是刚刚从郑州送来的粮食和新鲜蔬菜,这是群众口中津津乐道的张书记———张志勇送来的一份特殊的关爱。

10月9日一大早,想到送菜的车辆还没有敲定,张志勇心里异常着急,他风风火火地赶到郑州美菜仓储,联系车辆为汝州送菜。看着装满包括面粉、大豆油、火腿肠、蔬菜等价值6.184万元生活必需物资的车辆缓缓驱动,压在他心头的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2022年9月27日,汝州新一轮疫情发生,形势十分严峻。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刚刚回到郑州的张志勇的心。他在郑州几经周折联系到运输车辆,通过个人关系找到郑州美菜仓储,协调米面油和新鲜蔬菜。他多次给市里、村里沟通联系,规划物资运送路线,确保物资安全送达。最终决定物资到达汝州东站后,由当地义务输送队接收物资后送达朱沟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群众的生命大于一切。张志勇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化身防疫先锋队,冲在抗疫第一线,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为驻村筑起一道疫情防控“安全线”。在了解到帮扶村疫情防控物资不足、防控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后,他协调省信访局、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及时请示单位向帮扶村捐赠N95口罩、面罩、手套、喷雾器、高音喇叭等疫情防控紧缺物资,并设计制作疫情防控测温登记提示牌、宣传条幅、宣传展板,在村庄各卡口、主干道、快递收发站、超市等显眼位置、人员密集区域悬挂张贴。

提起这位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朱沟村的父老乡亲们有着说不完的话。

群众还记得,由于地处偏僻,个别群众的安全饮水还没有全部进门入户,部分群众仍然需要到取水点担水,是张书记多方联系协调,多次召开村组干部动员会,动员党员群众发扬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发动村民开挖入户渠道,由村“两委”筹措资金铺设饮水管道,终于打通了群众安全饮水的最后“一百米”。

群众还记得,按照遍访易地搬迁户的要求,要对朱沟村搬迁到十几公里之外的汝南街道怯庄安置点,走访核查21户脱贫户搬迁后的生活状况。在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问题后,张志勇又马不停蹄地带领驻村同志驱车赶到怯庄安置点,逐户了解21户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效。

如今的朱沟村,路畅了,灯亮了,村美了,产业兴旺了,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不求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只想趁着年轻多干点实事,乘着乡村振兴的专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就是咱们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志勇,群众眼里、心中、口中念念不忘的好书记。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