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技术,年龄也大,虽然找过好多工作,但是收入总是不稳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举办了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班,老师们讲课通俗易懂,我一定认真听课,多学多练,争取尽快掌握一门技能,考一个就业证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近日,家住紫云路街道党屯社区的陈女士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班时高兴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日前,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2022年,我市积极克服疫情的冲击影响,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8067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5734人、高技能人才7053人,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坚持高位推动、高频联动,发挥成员单位在技能人才评价中的引领作用。我市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居民增收的核心抓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在每月四大班子联席会上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问题,构建市级统筹、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同时,人社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会同市委市政府督察局加大对成员单位的指导督促,实现了重点行业部门累计新增技能人才1万余人。
坚持政策引导、服务跟进,发挥企业在技能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成立4个工作专班、9个指导服务组对天瑞集团等重点企业行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推动开展87个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调动企业自主评价积极性;立足应训尽训,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组织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提升培训认定能力,累计开展企业自主评价7000余人,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职业院校在考核评价中的主阵地作用。依托汝州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2000余人。充分发挥汝州技师学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优势,与平顶山外国语学校等3家院校签订委托协议,实现了4家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齐发”,累计考核评价3000余人,推动了我市职业院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坚持鼓励发展、提升层次,发挥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评价中的促进作用。鼓励汝州市瑞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6家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累计培训5200余名农村劳动力。组织动员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深入瑞平煤电、天瑞铸造、巨龙生物等重点企业行业,讲政策、教操作、解疑惑,了解各类培训主体的培训需求,建立培训需求清单,指导培训主体及时调整培训计划,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坚持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发挥培训持证在推进高质量就业中的显著作用。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洽谈、人才招聘等专场活动,组织邀请省内外职介机构及用人单位到现场招聘,推介5000余名技能人才就地就业或外出就业;依托汝瓷小镇和机绣产业园,全力打造“汝瓷工匠”“汝州织女”人力资源品牌,先后与浙江柯桥、福建厦门等6家人力资源部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组织4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江浙等地18家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034人,促进了由劳务输出到技能输出的转变;深化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对口就业等方式,推动汝州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先后向长城、京东等10余家企业输送500余名专业型技术人才。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必有收获。如今,汝州大地上,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正在形成。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继续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一、二、三产业需求,紧盯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把提升群众技能水平,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作为发力点,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夯实工作举措,以培训、持证、就业、增收的硬指标来检验工作实际成效,使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力争“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浩然通讯员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