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人”让村民喜上“莓”梢迎凤山下文明新风唱响生态乡村主旋律朱沟村:“五星”创建我争先赋能乡村促发展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18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04

“唐美人”让村民喜上“莓”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都占立介绍草莓生长情况

近日,走进庙下镇唐店村刘要伟的草莓种植大棚,只见满棚红彤彤成熟的草莓,一派红红火火、春意盎然的景象。

刘要伟的10多个大棚,在草莓基地其中一条水泥干道西侧。当日,记者在12号大棚门前看到,棚前摆放着一个类似医用担架样儿的物件,棚里的人把摘好装满的草莓一盆盆递出,外边的同伴俯身将草莓摆好,依次装满后抬到仓库集中存放,剩余的草莓需要重新装盘的再装盘,需要过磅的待称重后,将两个盆扣在一起,用塑胶带固定,确保运输无损。

“就现在这天气,棚内的温度能达到30℃。”刘要伟介绍说,他的这些大棚有的两棚叠套,有的三层四层叠套,就像北方居民家中的双层玻璃窗,目的就是保暖。

比棚内更暖的,是伊川县的商户杨国恒的心。

“我每年都要来拉百十万元的货。”杨国恒开着小货车,4天内第2次从洛阳伊川赶到了唐店村购买草莓。

杨国恒经营着一家名为“果来旺”的连锁水果店,旗下现有20多家店。自2018年唐店村开始种植草莓以来,每年的12月初到第二年的5月,是杨国恒来汝州最勤的时段,让他心心念念牵挂的,正是唐店村种植的草莓。

杨国恒说,方圆200里,说起草莓,就数咱唐店村的好。说罢,他又催着草莓大棚的主人刘要伟抓紧装箱。他上一次来这里,是2022年12月16日,那天寒风呼呼,杨国恒等了一下午,拉走了150多公斤红玉草莓;这一次,他又拉走150公斤草莓。

掀开门帘走进大棚,暖意融融,让人瞬间感觉浑身舒张轻松。向下向前看过去,灰色地膜覆盖的垄上,草莓叶片翠绿呆萌,果实或浑身通红或由青向红过渡,在白花黄蕊的点缀下,一如童话里的春天。

“来来来,别客气,赶紧尝一尝我们的草莓。”回到办公的房间后,刘要伟端来一盆刚洗过的草莓。大家轻轻捡起一颗放进口中,只觉得香、甜,瞬时击破了舌尖上的味蕾,让人甘之若饴,忘记了咀嚼。

刘要伟说,你看这个草莓长得这么好看,名字也好———品种叫红玉。红玉?哦,大家惊叹道,原来就是那个“口感不输红颜的草莓品种”,果然了得。

唐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占立说,村里2018年开始种植草莓,在选择该项目前对土壤进行了检测。当年,沈占、沈越飞等四五户村民流转土地建起了30多座大棚,引进了大家至今还津津乐道且仍在广为种植的浙江草莓。

“那一季,我们就把投资建大棚的钱赚回来了。”沈越飞说,这几年,他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平时管理和采摘期,要雇用30多个工人,一年仅工人工资开支就要花去50至60万元。

作为脱贫监测户,村民余根宝这些年享受到了足额的政策帮扶,驻村第一书记郭营亮、村“两委”一班人也非常关注他。今年,余根宝也动起了种植草莓的心思,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流转土地20多亩,贷款10万元建起了大棚。看长势,今年草莓

的收成不会差。都占立透露了唐店草莓4年间一年登上一个台阶的“秘密”:从浙江高薪聘请师傅,每个大棚给3000元,2020年给了20万元,2021年大棚增加给了30多万元。这不,2022年,大棚又有增加……

他提供的数据表明,自2018年开始种植草莓,5年间,唐店村从90亩种植区46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720亩种植区420个大棚。草莓品种有红玉、章姬、丹莓一号等,早中晚熟全时段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从当年11月接连不断卖到第二年5月。

唐店村发展草莓种植的成功经验,在周边乡镇引发了“草莓热”,许多有条件的种植户纷纷跟上。为促进草莓产业发展,唐店村也申请注册了“唐美人”商标。

2022年12月21日,市直工委驻村第一书记郭营亮在介绍唐店村草莓产业发展时说,村党支部决定以草莓种植为主导产业,在草莓产业链延伸上下功夫,依托合作社成立冷藏物流运输队,积极向洛阳、三门峡、郑州等周边区域开拓草莓市场,将草莓销售出去,销得更好;大力开展草莓深加工业务,准备引进冻干草莓、草莓粉等生产设备;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技术合作,引进高品质的草莓品种,打造汝州市的特有草莓品牌。

如今在唐店村,一座座草莓大棚变成了“聚宝盆”,小草莓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装盘称重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