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了2300多亩小麦,收割后秸秆全部回收利用,光秸秆打捆销售这一项净收入就能达10多万元。”麦收时节,在庙下镇西荒村的农田里,随处可见一排排“躺平”的秸秆,瞬间被秸秆饲料精草打包机“吸”入腹中,“吐出”来一捆捆均匀、整齐的长方形草梱。
丰收在望,种粮大户———市农力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继农喜不自胜。但接下来的干旱,却让他忧心忡忡。
“这片玉米已经不行了,再过5天就死完了。”推开车门走进玉米地,拔起一棵叶片瑟瑟蜷缩的玉米,胡继农说,这段时间,天太热了,加上玉米叶片大,蒸发量太大,浇一次地最多只管5天,根本跟不上。
近日,在温泉镇官东、官中、官西等村连片的玉米地里,胡继农开着车在田间小道上巡视,这里有他流转的2300多亩土地,种得早的玉米已经收获,中玉米和晚玉米,则在连续极端天气形成的高热天气里萎靡不振。
“太可惜了,真让人心焦。”胡继农说,去年七八月份两个月,连续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一直到12月份,玉米地里还有水排不出去。原本想着今年会好,但又遇到了极端天气造成的干热,连续这么多天,气温居高不下,这一季,至少亏损100万元。
胡继农是庙下镇西荒村人,与温泉镇毗邻,今年是他回乡种地、成为种粮大户的第4年。回乡种地之前,他和妻子王晓燕先在浙江务工,后经营服装生意,精心经营让他收获颇丰。2018年6月,听朋友说起温泉镇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集体流转农民土地,胡继农心动了。
“父亲给我们起名字,是有讲究的,继农、继工、继红。”或许是打小生长在农村,或许是因父亲为他起名“继农”的原因,心动之后,心系家乡的他雷厉风行,收了浙江的服装生意,带着妻子孩子举家回到汝州。
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成立汝州市农力源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温泉镇农业开发公司提供农机服务,到流转400亩土地进而流转2300多亩,胡继农每走一步都没有离开农业,思考着怎样大展宏图。
说起合作社取名“农力源”,胡继农说,他在上高中时记得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还有“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农业大国,而且人口众多,粮食问题关乎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危。
为了管好自家的田地,服务其他种植户,农力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几乎全部来自于自购,只有少数几台挂靠。社里有9名固定农机手,按固定工资取酬,每人每年50000元,有事儿可以请假,节假日也可以休假。
于超峰是合作社固定农机手,去年还种了80多亩地。一年下来,固定年工资50000元,再加上农业种植收入80000元,于超峰一年少说净赚120000元。
合作社同时开展植保飞行业务,胡继农是“飞手”之一:“8月上旬才用无人机给玉米地喷洒了农药,一天干了600多亩。”
“这是约翰迪尔R230玉米籽粒收获机,要60多万元。”胡继农开着的车再一次停下,地头那边,一台农机正向直立的玉米推进。胡继农说,玉米籽粒收获机虽说价格高一些,但的确好用,收割后直接脱粒,到地头自动装车,出来的都是一粒一粒的玉米。
“从事农业种植服务也要会算经济账,新型农机设备不仅提高了功效,而且减少了损失,还能弥补购买时的价差带来更大收益。”
在地块主人张梨子的注视下,两辆悬挂洛阳号牌的厢式货车装满玉米,一前一后离去。种植大户鲁灵强说,他今年种植了80亩玉米,收割的早玉米有12亩,这种新型农机设备收获率高,看现在的出籽率情况一亩地能产1500斤左右。
“现在种植、收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我现在的生活充满了幸福感和收获感,这是国家富强带给咱们农民的实惠。”胡继农认为,因为地租、人工、农资、天气等一系列原因,农业生产虽然仍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不稳的产业,但只要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有了北斗导航,农机耕作更精准,驾驶员也轻松省力。玉米、大豆间作后,农机会根据导航精确行走,不像现在车轮一过压倒一溜儿玉米。”科技就是生产力,胡继农深谙其道,为农机安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因为精准,100亩地能种出101亩,2300多亩地就多出了23亩多,按每亩地每季收入1500元计算,23亩多地就多收入34500元,一年两季增收接近70000元。”
今年是胡继农第四个本命年,他虽年近半百,但说话办事仍虎虎生风。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