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汝州城南三十里莲洼村有姑嫂俩。嫂子叫金,妹子叫银。这姑嫂俩虽然不是一奶吊大的姊妹,却极为相似。俩人一模一样的高挑挑的个儿,一模一样的马蜂细腰,一般的粉又嫩的鸭蛋脸,一般的弯又细的柳叶眉,一般的两颗黑葡萄似的眼珠儿。俩人描凤绣花,织布纺线,一样的心灵手巧。外人不知道,都以为她们是姐妹俩。可是金嫂子聪明实在,银妹子心高气傲。
金嫂子初嫁过来,听说银妹子模样俏,手儿巧,心里非常高兴,事事处处护着她。金嫂子要是撕一块布,总要剪开给银妹子裁件花布衫,打一副镯子分开给银妹子一只,真是逮到一只蚂蚱也要给银妹子扯条大腿。可是银妹子听说嫂子和自己一样俏也一样巧,心里很不服气。金嫂子过门后,银妹子隔三岔五地找碴生气。金嫂子做得可口的饭,银妹子不是说做煳啦,就是说做生了。金嫂子做得合身的衣裳,银妹子不是说太紧啦就是说太宽啦。金嫂子呢,对银妹子的这种
挑剔,总认为是小妹子对嫂子撒娇,许多委屈也都伸伸脖子咽了。
这天,老公公五十大寿,亲友乡邻来了一大帮。金嫂子擀面、炒菜,里里外外忙了大半天。等到吃寿面时,金嫂子忙把寿面端出来,客人们刚吃几口,银妹突然把筷子一撂,扭头“呸呸”吐起来。客人们纷纷住筷。金嫂子猛地也弄迷瞪了,待仔细一看,粉白脸“刷”地成了一块大红布。原来银妹子的筷头上,扯扯捞捞挑着一根长头发。这算闯了大祸。老公公筷子一摔,立起来“噔噔噔”走了,婆婆板着脸,直翻白眼。金嫂子的男人呢,捋胳膊挽袖蹿过来,一把抓住金嫂子拽翻在地,举拳就打,幸亏客人们伸手拉住才罢。
金嫂子受了这场窝囊气,捂着被子痛哭了一场,想想平素常待银妹子不薄,不料银妹子竟借一根头发办自己丢这么大的人。越想越气,女人们心眼窄,一根麻绳绑到梁上吊死了。
金嫂子死后第二年春上,有人给银妹子提亲。收罢秋,银妹子出嫁了,新女婿送银妹子回门这天,亲朋乡邻前来祝贺,银妹子家大摆筵席,酒席摆得好排场,宴罢,该新女婿吃扁食了,家人把扁食端上,新女婿一个扁食倒进嘴里,不由吸溜下嘴巴。昨啦?扁食馅全是红鲜鲜的辣椒面。新女婿满头流汗,嘴里不住打哈哈,看到新女婿这架势,亲友们认为他犯了啥魔怔,“轰”一声围上来。新女婿见自己要丢丑。也不知咋办好啦,捂着嘴撒腿就跑,慌得众人随后就撵,银妹子在一旁也边哭边喊:“快追他呀,快追他呀。”
新女婿跑到二门外,迎面陡然扑过来一股冷风,冷风里站着一个年轻媳妇,伸手拦住了他。这媳妇穿一身绿绸裙子,白生生的鸭蛋脸,明闪闪的乌发,打扮得整整齐齐。这媳妇“咯咯”一笑说道:“哟,大兄弟!男子汉大丈夫怕辣呀?怕辣甭娶俺银妹子!”说罢,又“咯咯”一笑身子一晃不见了。后边撵来的众亲友也听见了说话声,觉得那声音像金嫂子的声音。可就是看不见人。众人知道这是金嫂子冤魂不散,来泻怨气来啦,害怕她再闹,拉住银妹子跪在地上求告:“金嫂子呀,俺都知道银妹子对不住你,你可不能和她一样呀!”只听空中又一阵咯咯的笑声:“银妹子呀,嫂子跟大兄弟开玩笑呐!快把他拉回去吧!俺走啦!”说罢立地一股旋风,冲天而去。
金嫂子显灵的事,很快传遍了四方。许多做嫂子的对妹子们有了怨气,也都半真半假地这样做起来,每逢妹子出门,新女婿送人回门,嫂子们就在新女婿吃的扁食里包上辣椒,有的甚至包上秆草、蒺藜,还有的给新女婿抹花脸,借以发泄自己的怨气。天长日久,就形成这一带的风俗习惯。不过,后来都纯粹是为了开玩笑啦!
来源《汝州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