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位于纸坊镇牛王村南侧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350亩高产玉米丰收在望。玉米田上空,100余米长的空中喷灌系统,宛如一条巨龙横亘。汝州市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书祥望着丰收的庄稼,满脸悦色。
7年来,他旗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已由最初的5户发展到如今的100余户,辐射带动500户,流转土地1600亩,托管土地面积共计28000亩。耕作设备也进行了丰富和更新,各种农机具加起来100台(套),可以提供“耕、种、管、收、售”一条龙服务,全程机械化参与,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其中飞防作业辐射到河南、内蒙古、新疆、江苏等省区,年服务耕地120万余亩。农业科技创新,正在为这个合作社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业科技加快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创新和突破,为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产品供给充足优质,有力夯实了“三农”压舱石。
一组数据勾勒出十年来我市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57家,家庭农场达到72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家,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934人;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10家、市级23家、县级38家,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家4家、县级16家,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1家、平顶山市级39家;河南省知名农产品达到12个,绿色食品标志达7个,“河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创建单位1家……
无粮不稳,粮食生产事关“三农”发展全局。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自2017年9月正式启动,历时3年,于2020年12月完成,其中我市“两区”任务面积55万亩,实际完成56.9万亩。
十年来,我市农业耕种收及田间管理都有较大变化,从小规模低效率农业作业模式到集约化高效率作业模式美丽嬗变。
耕作模式由以前的小型机械发展为大型机械,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玉米播种由以前的多粒播种改为机械单粒精播种,省去了田间间苗的工序,提高了劳动效率;小麦播种由以前的播后再利用机械镇压转变为播种机械自带镇压,播种质量高,出苗均匀。
不止是耕作模式,灌溉模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越。十年前,大部分为大水漫灌,耗水量较大,平均每亩耗水量在80立方米左右;如今大部分农作物及果蔬作物采取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模式,不仅用水量减少至50立方米左右,而且灌溉更加均匀高效。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