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机体的存活需要吃饭和运动,那么灵魂呢?
我们会不会因繁忙而食不果腹,三餐凑合,以至于皮肤蜡黄,瘦骨嶙峋,营养不良?我想肯定不会,在人人有饭吃的年代,即便一贫如洗的人也不会让自己饿着肚子生活。
但是我们却会因忙碌而让灵魂饥肠辘辘,口干舌燥,饱受摧残,用单薄的身体忍受酷暑严寒,忍受各种负面情绪垃圾场,即便富可敌国的人也可能如此。
好在我们身处一个发展的社会,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先进化的时代,人的智慧便占据主导地位。不学习,不会学习,不创造,不会创造的人终将成为时代的弃婴。
时代抛弃谁,招呼都不会打。
身处其中,我们忧思重重,举步维艰,打破困顿局面的方式唯有读书、写作。读书和写作是促进人成长的最佳搭档。
灵魂的成长需要精神食粮,而书籍里尽是古人先贤、能人异士留下的智慧结晶。捧起书像老鼠钻进米仓迫不及待吃东西那样去读吧,读完胃里翻江倒海,此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吧。灵魂的健胃消食片?想必读者已能猜测出答案了,对的,是写作。写作是思维的运动,让胃增强动力,像牛反刍一样消化食物。
写博至今,已一月有余。我最大的感受是疲惫,身心俱疲。有老师或朋友心疼我,便劝我悠着点儿来,身体健康排第一。我非常赞成他们的建议,但我还是想有一些心灵方面的成长。毕竟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否则人生是不是太无趣了?
我喜欢夜深人静时读书写作,白天总会有诸多杂事,思路也总是被打断,但熬夜的危害确实极大,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读书写作这件对成长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从白天着手,晚上要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如此,便要切实提高白天的做事效率,或者删减一些不必要的闲谈、刷手机和追剧行为。
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在碎片化时间读书的习惯和无时无刻不在构思,何处何地都能构思的超强写作能力。当然,这需要有选择性,对于一些重复性的智力活动或者浪费时间的娱乐活动,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比如反复地读背英语单词不如多看几本外国原著小说,追剧刷视频只是短暂的视觉盛宴,不如沉下心读书写作。
近来,浅闻墨香组所有成员在写作方面飞速成长,现在人人都能写精华。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人会不自觉见贤思齐。于校长在数学教学方面颇有心得,明霞姐和瑞芳姐文字功底深厚,亚丽老师博览群书,下笔如有神。
虽然我们每位老师的用心组成了我们学校一个个优秀的写博团队,但如果把我们的文章放到各个名家、专家作品集中则会黯然失色,失去往日的光环。可以说离开了写博平台和团队,我们可能只是一个无法摆脱教育工具化宿命式命运的教师,但在平台的打造下和写博教师们的报团成长中,我们便有机会迅速成长为会讲课能写作的名师、专家。
当然了,不管是平台打造还是报团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一场灵魂的独舞和狂欢,都是一场自我革新的持久战,最终都是需要融入自己的读书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文字表达来完成教师职业的华丽蜕变。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么写作就是让遇见成为现实。教育让一切奇迹成为可能,在教育教学上,教师应该先成就自己,再来教育学生。
教师如何成就自己?需要在课程建设和读书写作两方面下功夫。而建设好的课程更是离不开读书的,课堂上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来自于教师在备课时的深度读书,专业思考。
而读书时,如若不能融入自己,那么便是在打发时间。当读书成为浮躁社会里最奢侈的一件事时,写作便是让心沉下来的镇静剂。写是读的深层次加工,读是写的灵感源泉。读写结合让教师的经验可言说,可升华,让教师的成长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熟能生巧,当你开始尝试,并持久坚持,读书和写作的效率都会大大提高。碎片化阅读,“做事一心二用式”的构思文章便会成为你脱颖而出的过硬技能。当一个教师在繁忙重复的工作中,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总能找到时间读书写作,他便总能拥有像苏东坡居士一样豁达的心境,他便总有一种能让他冲破一切禁锢的精神力量。
读书,让我们做真实的自己。写作,让我们学会爱自己。假如有一天,除了生死,一切繁华落寞都不能让你心起涟漪时,那便是灵魂觉醒的时刻,读一读梭罗的《瓦尔登湖》,读一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抑或是三毛的《我与撒哈拉的故事》,莫言的《生死疲劳》,我想你的灵魂会受到启发,在文化苦旅中找寻初心,在砥砺前行中自我救赎。
人生,终归是需要与自己和解。身为教师,我们也许会质疑最初的职业选择,也许会厌恶教学工作的重复与繁琐,但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教育工作本身是神圣的,问题出在我们的身上。也许是能力不足,也许是观念陈旧,也许是思维僵化,也许是智慧不够。
一切的答案请都从本心探求,做心灵的挖井人,让源头活水不断来,让智慧哲思不断有,让妙笔生花处处有。
如果成长就是与自己的不断死磕,那么你准备好与自己死磕了吗?
以上,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