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民政:为民办事忙不停要闻简报微友热评多样化宣传保群众安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实地督导市场发展服务中心红绿灯前说素质简 讯今天,你美团了么?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892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07-04

禹民政:为民办事忙不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谈起禹民政,大女儿禹萌萌半笑半埋怨地说道:“爸爸为了村里的事,经常到后半夜才回家,总是留俺妈一个人在家,他都快把这个家忘了。”

说起对家庭的亏欠,这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硬汉子忍不住红着眼睛含笑道:“因为我的‘甲状腺’病,孩子她妈老是埋怨我太拼命,劝我不要再干这个村支书了。但是我知道,他们这是担心我的身体,在村里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极力支持我的。”

今年52岁的禹民政,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担任纸坊镇中山寨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9年。这些年,禹民政带领中山寨的群众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锐意进取,大胆革新,着力建设文明乡风,优化人居环境,完善文化服务,不断提高村民素质,有力推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山寨村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绿色村庄、平顶山市文明村、汝州市生态村、汝州市先进党支部、汝州市改善人居环境三星村、汝州市改善人居环境二星级示范村、汝州市发展经济强村等多项荣誉称号。禹民政本人也先后荣获了河南省优秀基层村干部、河南省优秀民事调解员,连续五年被评为汝州市优秀人大代表,连续四年荣获汝州市优秀党支部书记,连续两年被评为汝州市标兵支部书记等。

乡村要发展,致富是关键

中山寨村地处平原,耕地1600亩,自然环境优越,村民世代以养殖和种植蔬菜为生,临近市区,有着很好的销售市场,但是村民收入普遍不高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

对此,禹民政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多次组织养殖户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先后对8家万只以上的养鸡场进行改造,并且带头四处找销路,最终固定了4个大型超市不间断供货,联系了多个外地商家定期上门收购,解决了养殖户销售的后顾之忧。

以前,中山寨村村民出行,只有村头两米多宽的土路连接外界。要适应发展的需求,必须增修加宽现有道路。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委会,筹集资金成了第一要务。禹民政清楚地记得,2009年为了打开局面,他带头拿出了18万元,村主任拿了6万元,再加上其他村干部垫付的资金,才有了现在东西两条8米宽的水泥路。至今在路的中间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不明显的裂纹,那是道路加宽留下的痕迹。期间,为了向村民征地修路,他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登门解释,被误解,被嘲讽,甚至被谩骂,都阻止不了他的决心和脚步。慢慢地,村民的态度有所转变,自觉加入到家园建设的洪流中。

共产党员就是不一样

2008年,禹民政担任中寨村党支部书记。然而,全村19个党员,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党建工作几乎空白。禹民政下定决心,要对全村的党员队伍进行大整顿、大换血。他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筛选十几名党员,又汇集村里的大学生党员,在全市率先“亮明身份”,在每个共产党员门口悬挂身份牌,提高共产党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党员培训,每名党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党员培训,提高党性。针对外出务工的党员,禹民政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发布党建信息,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党员也知道家乡的动态和发展变化。禹民政对自己和村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村干部就是给群众办事的,不能吃群众的饭,更不能收群众的礼。”禹民政带头做起,从此,党员干部素质提高了,凡村里的大事、要事,共产党员一定是冲在前面。这一做法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群众纷纷表示“共产党员就是不一样”。

乡村是梦想的家园

乡村是人们梦想的家园,乡村是美的化身。为给村民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在禹民政的带领下,中山寨村以党员为先导,按照“项目带动,政府补贴,群众自筹”的工作原则,排除万难,累计投入543万元,建成了占地42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和占地8000平方米的游园,安装健身器材8套,路灯267盏,修砌灌溉渠1500米,硬化道路7000米,新修污水排水管3000米,建造污水处理无动力人工湿地1处,日处理污水10吨,成为汝州市乡村第一家。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树植草,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竹林、小花园,全面绿化乡村道路,累计投入20多万元,绿化道路3000多米,栽植绿化树木3800多棵。

成绩的取得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作风下,跳动着的是一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的红心,禹民政时常说的话就是:“做人得学会吃亏,做村支书更要会吃亏。只有你吃亏了,群众才信任你。”担任村支书九年来,禹民政已经忘记,他从家里拿出了多少钱;他也忘了,为办好村里的事,家里的生意不知耽误了多少;他更忘了,甲状腺手术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就抛开医生嘱咐(要保证两个月的休息时间)匆匆赶回村里,解决问题……每每谈起对家庭的亏欠,这个七尺的汉子都几度哽咽,连连摆手,“不说了,不说了。”他不再多说,但我们却都懂,这就是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形象,一个共产党员的样子。宋乐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