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军政大学建立、沿革及在汝州的故事(中)找寻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钟楼市场与钟楼平文正命丧口袋阵风穴寺名的传说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13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7-19

中原军政大学建立、沿革及在汝州的故事(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为中原军大召开夏屯庆功大会,功臣们披戴大红花受奖的情况。资料图

(三)中原军政大学的建立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成立后,因原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已并入华北军政大学,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军队建设的急需,作出将豫陕鄂军政大学扩建为中原军区军政大学的决定。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改称中原军区政治军事大学,由豫陕鄂军区移交中原军区管理。陈赓不再担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司令员担任中原军政大学的校长兼政治委员。

1948年6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同意,以豫陕鄂军政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原军区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中原军政大学”,隶属于中原军区建制。

经过3个月的筹备,1948年9月2日,中原军区军政大学在河南省临汝县文庙正式成立。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兼任中原军大的校长和政治委员,谭家述、潘梓任副校长。原豫陕鄂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五地委副书记张衍任军大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穆欣任宣传部长,曾琨任组织部长,陈怡任保卫部长。中原军政大学下辖4个总队,原豫陕鄂军政大学正式改建为中原军大第一总队,原教育长张之强被任命为第一总队政治委员,张文峰为第一总队政治部主任,张复明仍任教育处长。学校的校歌仍沿用时乐濛为豫陕鄂军大谱写的校歌。

中原军大第一期近千名学员,大部分是从豫陕鄂军大转过来的,其特点是边招生,边学习,边行军,边分配。刘伯承对中原军大的建校目的、任务和教育方针都作了明确指示。他要求,治军先治校,要用最短的时间,尽快为部队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干部。把解决学员的根本立场问题和政治方向问题,即转变学员的世界观问题,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学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员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在实践中学会一套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成为合格的革命军人,走上岗位后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四)中原军政大学的课程设置

当时,中原军政大学主要开设军事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军事课程学习和实战训练,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政治理论学习。

根据刘伯承校长的指示,学校加强了军事训练的课程和教学时间。开设有进攻、防御、迂回、行军、宿营、警戒以及野战等一系列战术要则与训练方法课程。在日常生活中,还加强了内务建设。通过值勤、站岗、带班、放哨等军事训练,整个学校像一个真正的军营,处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是“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运动史”。通过课程讲授,帮助学员们逐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另一门主要课程是解放战争形势、任务和党的政策的教育,主要学习中共中央下达的重要文件和毛主席《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著作,使学员正确地认识革命形势的发展,消除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惧和幻想,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

当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却是十分丰富。没有固定的课本,他们自编油印教材,自制弹壳笔、木削笔等。没有纸就用旧书的背面无字部分,没有凳子就席地讨论,克服种种困难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和学习。采取集中上大课、记笔记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

除了开设军事、政治理论、时政读报课程外,还开设有音乐、实践等课程,同时还穿插培养军事素质的越野跑步、攻城、拼刺刀等训练课程。有时,教师带领学员直接参加地方政府开展的夏征、剿匪等活动,学员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第一期学员1000多名,大多数是来自豫西各县的青年学生和教师。当时,实行军队化管理。学员入学时先介绍个人经历、家庭人口、土地、经济状况及家庭成员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等。师生们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小米饭、玉米面窝窝头和野菜,背包和砖头当座椅,膝盖是课桌;没有课本,采取集中上大课记笔记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没有钢笔,用线把笔尖绑在筷子或竹棍上自制成“蘸笔”,“洋蓝”加水便成了墨水;没有本子,有的学员将古版书双页割开,利用没有印字的背面写字。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绝大多数学员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表现很好,有不少人经过学习和锻炼,成为军队和地方政府的骨干人才,补充了人才短板,在战场上和地方政权建设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中原军大在临汝期间的主要活动

中原军政大学在临汝期间,积极支持和配合临汝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夏征夏屯、剿匪反霸、户口清查等重大行动,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配合临汝等县区政府开展夏屯工作

军大迁往临汝时,正值麦收时节。学校党委坚决贯彻执行中原局发出的《保卫麦收,完成麦征及加强财经工作的指示》,奉命承担临汝、郏县、襄城3个县的所有辖区的夏屯工作,即夏季公粮征收。学员们下乡之前,学校举办了为时半月的集中培训学习。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党在解放区的夏征夏屯政策、工作纪律以及如何划分农村阶级等问题。还听取豫陕鄂边区行署主任王芸生所做的有关筹集公粮的方针、政策、具体征收办法和当地社会情况等专题报告。校党委发出了开展夏收、夏屯立功运动的号召,校首长又发布了《政治命令》,规定夏屯工作必须遵守的各项纪律。

根据《政治命令》,学校开始在学员中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先锋队”的建队工作,吸收一批政治觉悟较高的积极分子入队。学校还创办了八开篇幅的油印小报《夏屯生活》,利用发给学校的电台,每天接收新华社广播,及时将中央的政策精神和胜利消息在小报上登出或发号外。

当时,临汝县民主县政府刚从汝河南搬进县城。汝河以南基层政权建立较早,干部较为稳定,公粮比较好征。汝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反动武装势力仍是夜聚明散,贫苦农民站出来当村干部的很少,有些村长既为民主政府工作,又为地主、土匪办事,被称为“两面政权”。根据这种形势,参加临汝县夏屯的学员分配在汝河以北。他们同区干部一起,白天催收公粮,夜间轮流值班,以防土匪偷袭。两个多月的夏屯,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了锻炼,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夏屯任务,也提高了阶级觉悟和政策水平,初步学习了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夏屯结束后,1948年8月19日,军大召开了全校“庆祝胜利完成夏屯任务和表彰大会”,有250名学员被评为劳模,受到了表彰。不久,又召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先锋队成立大会,宣布这一组织正式成立,并表扬了民先队员在学习和夏屯工作中所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大家团结全校同学,发展组织,为完成学习任务和实现民先的宗旨而努力奋斗。

(二)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户口大清查

临汝县刚解放时,县城有38000余人。潜藏在城区的特务、土匪、恶霸、反动会道门头目等国民党残余势力,以经商、教员、店员等职业为掩护,秘密联络,串通一气,刺探情报,进行反革命活动。他们冒充公安人员,以查户口、追逃犯为名,抢劫民财,强奸妇女,残害干部及其家属,并在城区周围公开抢劫客商,制造事端,蛊惑人心,破坏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了消灭这股反动势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临汝县委、县政府于同年9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趁八月十五中秋节,各种反革命分子可能在家过节的机会进行户口大清查,捕捉匪特,为民除害。

(未完待续)

供稿:汝州市档案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