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监督职权助力发展展现人大担当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推进工作提质增效求真务实,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真能力硬作风铸就使命担当牢树乡村振兴信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12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7-08

牢树乡村振兴信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张旭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这是我驻村十个月来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总目标,也是我今后驻村工作的根本遵循。十个月的驻村生活虽然短暂,但我收获满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鞭策我补齐乡村振兴政策理论短板,不断增强基层工作能力,不断树牢为民服务情怀。把我这个“门外汉”引进了门,不仅让我明白了乡村振兴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统领性的理解、系统性的认识,更让我对如何具体地开展工作有了清晰的把握,提升了认识、坚定了信念、鼓舞了斗志,意义和影响注定是深刻和长远的。

能力作风建设促使我从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一知半解”到“全面理解”的认识转变。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在过去的5年里,我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工作,并分包2户贫困户。5年的时间里,从入户排查到政策落实,从精准帮扶到增收致富,我见证了贫困户从衣衫褴褛的拮据到衣食无忧的宽裕,也见证了贫困村人居环境从脏乱无序的“旧貌”到整洁美丽的“新颜”。5年的身体力行,使我对脱贫攻坚的政策和成效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感知,但乡村振兴做什么、该怎么做?从“帮扶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该如何转变角色?我得到的答案却始终是片面化、碎片化的“一知半解”。此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涂小雨教授《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通过戴强教授《乡村振兴下的产业发展》对发展产业的专题讲授,使我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规划、阶段安排和时间节点,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当前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等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系统的认识。使我深刻意识到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和深远意义、体会到“三农”工作的神圣和重要、认识到驻村第一书记光荣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

能力作风建设实现了我从“无从下手”到“有的放矢”的行动转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驻村第一书记作为最基层的政策执行者,面对各部门督导和检查、面对繁琐的村务和复杂的民情、面对防疫防汛和禁烧值守等具体工作,往往力不从心、顾此失彼、难以兼顾,对于如何处理定位自己和村两委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驻村工作和村两委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感到“无从下手”。“参与但不包办”“知晓但不越权”,通过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让我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同村两委会一起学习践行防返贫监测“五个必到”“五个一”“纳入和退出程序”“帮扶政策”等程序和政策,做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学然后知不足,在每月1次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充分利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权威媒体持续学习,通过学政策、学理论、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在学习中明方向、在学习中知路径,学以致用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少走弯路、不走斜路,更好地为孙庄村实现乡村振兴带好路、服好务。

能力作风建设实现了我从“信心不足”到“劲头十足”的思想转变。初入村庄,面对薄弱的村集体经济、复杂的村情民意、落后的思想观念,各种劣势和不一致的声音让我对实现乡村振兴产生忧虑情绪,对于乡村振兴工作该如何切入无从下手,感到“信心不足”。能力作风建设活动,让我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保障,产业振兴是根本,人才振兴是关键,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在建强基层党组织、发展产业延链条、发现能人用人才、倡树文明筑灵魂、绿色发展高质量上下功夫。一是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听党话、跟党走,让党中央的政策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发挥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产业发展是关键,借鉴“袁家村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鲁家村田园综合体模式”等成功经验,打造孙庄村“特而优”的优势产业。三是坚持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守住“乡愁”、留住“乡思”,通过人居环境改善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农村成为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和“向往的生活”。

建强建美建富农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我坚信通过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项政策的配套实施下,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广阔天地,大有所为。作为一名80后驻村干部,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在共产党的庇佑下茁壮成长。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业大学求学,从事“三农”工作,有深厚的“农村情结”和“三农情怀”。如今奋斗的年纪,恰逢奋进新时代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一定会不辜负党的培养和信任,竭尽全力、尽我所能,在驻村干部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乡村振兴、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