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萍)为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近日,市委宣传部开展了汝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工作,经基层推荐、组织申报、实地考察等程序评定,决定命名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等11家单位为汝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命名为2022年汝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单位分别为:汝州市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汝州市档案馆、汝州市豫西抗日纪念馆、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汝州市怪坡风景区、汝州市温泉镇西唐沟村唐沟战役旧址、汝州青瓷博物馆、汝州市烈士陵园、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汝州市玉涓汝窑有限公司、汝州市杨楼镇李楼耕读文化展示中心。
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我市多举措筑牢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一个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积极抢救和征集能够反映民族精神的文物史料,并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间,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感。
突出一个群体。积极创造条件,针对未成年人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整理鲜活素材,丰富展示内容,创新宣教手段,不断增强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高质量服务,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园”。完善一套体制。坚持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在建设管理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展览展示上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增强内容吸引力、感染力;在研究阐释上紧扣精神谱系,传承好红色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序传承、创新发展;在教育培训上深挖学习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强化基地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