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通讯员马鹏亮)吃饭、住宿等生活费每个月需要500元,学费每学期需要1150元,两个孩子每年的硬性支出需要1万多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靠在建筑队打零工的单亲家庭史小荣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额开支。因此,当驻村工作队辗转通过多个途经为史小荣的两个子女免除了生活费和学费后,她的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史小荣是蟒川镇娘庙村人,今年46岁。5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史小荣带领3个孩子生活。她的3个孩子都非常争气,大女儿在新疆上大学,次女在汝州市敬之中学上高三,儿子在汝州市一高上高二。
“去年11月份我们在走访中把史小荣家识别为监测户后,针对她家的实际情况,先后联系了蟒川镇中心校和教育系统,并通过镇中心校与一高取得联系,免除了她家次女和儿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娘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万杰说。
据蟒川镇中心校校长石向卫介绍,工作队向他反映了这一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和一高校长张新讲取得联系。在生活费方面,原本是想让孩子在学校食堂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补贴生活费,没想到一高通过家访证实后,每月给予了500元的补助。“一高向我反馈说,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比较优异,没必要让孩子业余时间打工而影响学业。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取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一定会给他们家庭和整个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现在我虽然因腰椎间盘突出没法再去建筑队打零工了,但大女儿靠助学贷款可以读完大学,二女儿和老三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也不用负担了,没有压力了,心情也放松了很多。”史小荣说到这里,哈哈笑了起来。“多亏有工作队和社会的帮助,我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感恩,将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