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大基础是什么?
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
2、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3、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不断完善各项区域政策,加快少数民和民族地区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4、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着力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5、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要顺应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完善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6、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着力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7、党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方向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8、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民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怎样形容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
形象地说,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10、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