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学校领域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展果树栽培技术培训本周天气晴好为主“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短视频开始征集民族工作应知应会(五)要闻简报简讯图片新闻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8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17

民族工作应知应会(五)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大基础是什么?

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

2、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3、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不断完善各项区域政策,加快少数民和民族地区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4、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着力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5、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要顺应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完善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6、怎样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着力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7、党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团结进步方向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8、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民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怎样形容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

形象地说,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10、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