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文字里的曼妙时光物我两忘读书时收音机的故事梅花诗会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05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3-28

收音机的故事

◇李亚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得幼年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贫乏,更提不上精神的富足。父亲是民办教师,早晚自习加上每日课时,几乎是一天不见人。母亲一人操持着家里家外,浆洗缝补,日子过得甚是清苦。每到春种秋收,忙得人吃饭的空都没了。

母亲虽然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却是极好学的。晚饭后,收拾停当,我在灯下写作业,父亲看书,母亲纳鞋底。母亲好奇父亲书里的故事,总让父亲读给她听,《西游记》的开头是“刘全进瓜”,在旁边的我也听得入了迷,该睡了作业还没写完,因而遭到父亲的呵斥,却在梦里还挂念着故事的后续。

后来父亲买了一台收音机,褐色木纹的外框,双喇叭,旋钮一转一个台。收完麦子,夜里麦场上纳凉的人很多,星空澄静,凉风习习,大人们或坐或躺,摇一把蒲扇,孩子们在麦秸垛边捉迷藏,听到收音机里的广播剧,大人和孩子们都围拢过来。周遭很静,除了河里的流水声夹杂着阵阵蛙鸣。

母亲最喜欢的是中午的评书连播,慢慢地,我们兄妹仨也喜欢上了听评书。那时每天中午放学都是飞跑回家,生怕错过了评书时间。一旦回家晚了,只能听个故事尾巴。每天12点准时开始,端一碗面条,找一根杠子坐着,一边听一边扒饭。就着单田芳老师那沙哑的声音,听完了《赵匡胤》,听《樊梨花》,听完了《说岳全传》,听《杨家将》。12点30分一到,只听单老师醒木一拍,“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会分解”。偏又到了紧要处,少不得牵肠挂肚。无奈只有匆匆扒拉完碗里的饭,才顾得上再盛一碗。

那时父亲工资极低,偏又是个极负责任的人,没有时间干农活,更不会有其他收入,日子过得很清苦。邻居是个头脑活络的生意人,日子比我家好过太多。母亲虽然偶尔抱怨,但并没有太多艳羡。农闲时,母亲一边蹬着缝纫机为我们做衣服,一边听戏,听多了自己也会轻轻跟唱几句。反倒是有钱的邻居因钱惹出了无数的是非,引得他家女人对我们的日子羡慕不已。

后来,家里陆续添了电视机,录音机,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听的时代慢慢退去,看的时代急急登场。

收音机早已收起来,不知在哪个角落满身寂寞。而听的习惯已在我身上深深扎根,这是父母亲用爱为我扎下的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