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瓣定型生产线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通讯员梁亚波)做布、裁片、定型、包花,经过四道工序,一朵鲜嫩娇艳、散发着淡淡芳香的“玫瑰花”,就“绽放”在大伙面前。3月16日上午,记者在温泉镇侧崆庄村文化大舞台二楼看到,10余名女工正在忙着将花瓣制作成花朵,长长的工作台上,堆满了密密匝匝的花瓣,旁边的空地上,摆放着40余箱包装好的“玫瑰花”,火红的花朵让车间里弥漫着浓浓的爱意。
“经过3个月的试生产,现在村民们的技术都已经成熟,日产量达到5万多朵,产品主要销往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和山东等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晓峰笑着说。
2021年10月,侧崆庄村在村集体经济项目崆峒山庄取得稳定收入的基础上,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家门口就业,村“两委”干部前去义乌小商品批发城考察小型加工项目,最终选定出口稳定的手工制作玫瑰花项目。由村干部共同筹资近60万元,在村里建起玫瑰花加工车间。
“制作玫瑰花花瓣的原料全部是环保的化妆品、洗涤用品,制作出来的花瓣经过冲压定型后,具有不易变形、不褪色、可长期摆放的特点,而且花瓣像香皂一样,放进水里可以融化,作为洗手香皂使用,做成的玫瑰花加上精美的外包装后,既可以赠送心爱的人,又可以用于主题酒店等商业场所装饰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王晓峰介绍说。
记者看到,2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放在操作台上的9台冲压设备,每台机器平均2秒钟定型一片花瓣,将近20名工人在不同的工序上有说有笑地忙碌着。记者用手摸了摸做好的花瓣,手感与塑料花类似,而且略有香皂的油腻感。“我们这里实行计件工资制,加工一朵玫瑰花的加工费是4分钱,每个人一天可以加工1000多朵,离家又近,干着还行。”正在忙碌的村民秦爱芳说。
由于玫瑰花制作工艺简单,非常适合农村留守女性家门口就业。小小的加工项目不仅让该村30余名女性村民参与加工,而且吸引了周边的程庄等40余名村民在家里做不同的工序。
“目前手工玫瑰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将再增加两道工序,由单一生产花朵增加为包装成整束的玫瑰花,同时开发更多的玫瑰花装饰品花样,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进一步提高产能和花色品种,安排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对手工玫瑰花的前景,王晓峰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