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龙江一家人在卡点值班
“我们竹园村是汝州与汝阳的交界,疫情防控放松不得。从腊月二十八到现在,我每天早上8点到防控卡点,晚上10点半才回家,夜班由我们村委会几个人轮流值守,除了换岗吃饭时间,我基本上都会在这儿。”在寄料镇竹园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李龙江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自我市疫情防控政策实施以来,除了李龙江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以外,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也踊跃报名做了村中志愿者,全家四口齐上阵,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
李龙江的妻子叫徐延凤,是他在山东日照当兵时认识的,结婚后远嫁到汝州,每年的春节前才能回去探望一下父母。因为今年的疫情原因,徐延凤决定等疫情过后再回乡探望父母,专心地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列当中。
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当天),李龙江一家四口都在疫情防控卡点上,直到下午过年的饺子都还没有包。下午3点左右,徐延凤决定带着儿子先回家包饺子,让李龙江和女儿在卡点值守。“下午5点的时候,爱人接到山东老家的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她当时就哭得不能行,我知道后就赶紧回去劝她。”李龙江告诉记者,当时妻子哭着极力要回山东,但是按照市里的防控政策,非要外出就是给政府给亲人添麻烦。在李龙江和亲戚、朋友的劝说下,直到晚上11点多徐延凤的情绪才稍稍平静一些。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我爱人在村里看到老人就想哭,没办法我又劝说她到村口卡点去值守,这样她有点事做就不至于太难过。”为了缓解妻子对父亲的思念,李龙江又带着一家四口来到村口疫情防控点。
李赛亚是李龙江的大女儿,也是一名大学生,现在就读与河南医学专科学校。自1月20日返乡后,她积极响应村里志愿服务的号召,做了志愿者。一直以来,李赛亚先后帮助乡政府和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入户调查、信息统计和卡点值守等工作。“父亲在疫情值班时不怕冷不怕冻,严守一线,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感染了我。同时,我也是一名大学生,我有能力有责任为家乡做些事。”李赛亚每天和父亲一起在卡点值班,有时候一直忙活到下午三点才能吃上一口热饭。
李龙江的小儿子叫李留发,今年15岁,是一名初中生。“刚开始他就是帮我换岗回家吃饭,后来他可能是感觉到冬天在外面卡点值守的辛苦了,就非要参加志愿服务,这孩子知道心疼人。”说起小儿子李留发参加志愿者,李龙江很是自豪地说。“看到父亲那么辛苦,我现在也长大了,也想为他分担一些,想为村里的抗疫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李留发参加志愿者的初衷。
“村里很多党员年龄都大了,在外面时间长怕他们身体吃不消,我们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没什么,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说起一家四口都在疫情防控一线,李龙江说。闲暇之余,李赛亚用手机在自己的个人日志上这样写道:我们一家四口去卡点值班,到饭点母亲先回家做饭,我们随后回去,我和母亲有情况不在卡点的话,弟弟他每次都陪着父亲,反正每次我们一家四口人陆陆续续总有两个人会在,有时候是我们四个都在……
冬日的大山静悄悄,这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战胜疫情有你有我……
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