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通讯员 丁乐艺)2022年春节将至,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舒心,1月24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科学合理饮食,度过喜庆安康幸福佳节。
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和市场等正规经营场所购买,不要贪图方便和便宜而购买票据不全的食品。选购预包装食品及散装食品时还要做到“四查四注意”,即一查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标明商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标准等内容,不要购买无任何标识的“三无”食品;二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意是否超过保质期限;三查食品的外观,注意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的食品所迷惑,不购买外观异常的食品和原料;四查追溯二维码,购买进口冷冻冷藏肉品时,不购买未粘贴“豫冷链”追溯二维码的进口冷冻冷藏肉品。
食品原料要分类存放,禽肉、水产品和蔬菜存放、清洗、切配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生熟食品要分开贮存,避免交叉污染,接触生食后再接触熟食必须要彻底洗手。做好的食物尽快食用,在室温下存放时间长会滋生细菌,最好用密封容器保存食物。未用完的食物、购买的熟食、外出就餐打包的食品,应彻底加热冷却后再存储。
在家烹制食物,要注意生熟分开、烧透煮熟。畜禽肉和海鲜等大块食物要充分加热。四季豆、扁豆等豆荚类食品应先过沸水再煸炒。未食用完的食品,再次食用前,应确认食物未变质并重新烧煮透后再食用。
要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经营店备案证》,就餐条件通风、整洁、干净的餐饮单位,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餐前洗手,提倡用公筷、公勺分餐,降低“病从口入”的概率,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践行“光盘”行动。推荐选择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用餐。
在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进行网络订餐时,要选择具有合法《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经营店备案证》并在网页进行公示的餐饮单位,查看是否按照许可证载明的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食品送达后,要查看“食安封签”是否完好。
春节期间,市场监管局将认真做好节日值班和应急值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采购食材、外出就餐或网上订餐时,应索取并保存好消费单据、发票等相关凭证,如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保留好就诊记录、化验单及支付票据等相关证明,并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电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