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收听收看全省金融工作及全省脱贫攻坚第五次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评选新邻里示范户 奖棵“金贵”金桂树李晓涓闫素云双双入选省“十大女杰”魏沟村别有洞天图片新闻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0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12-11

魏沟村别有洞天

发现疑似唐太宗时期采挖银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郭营战)12月9日,“魏沟村发现唐朝李世民时期采挖老银洞”的爆炸性消息不胫而走,市军事化矿山救护队历经4个多小时,最终完成了对老银洞的两次探险。

据魏沟村历史资料记载,该村初建于东晋初年,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地处汝州、禹州、郏县交界的深山地带,群山环抱,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丰厚。10个自然村依山而建,由石窑洞、石头房、土洞等组成的古民居错落分布,是中原地区山地居民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村子周围植被茂密,村落内外古树成群,200年以上古树达178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6棵,村域内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尤其是野生中草药遍布,对研究古生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魏沟村北侧有一条长达1公里的银洞沟,相关资料显示,唐太宗时期曾派大将尉迟恭在此开挖银矿石,分离出的白银用以充实国库,分离出的铁用以制造兵器。今年80岁的村民李法元告诉记者,在民国时期,政府曾在此大规模开采银矿石,用马队驮往禹州的磨街乡,在那里设置了48座分金炉昼夜不停提炼白银,曾经繁华一时。

为了核实村民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当天上午9时,分包该村扶贫工作的市物价办、焦村镇政府,委托市军事化矿山救护队对银洞沟矿洞进行了实地探险勘测。矿山救护队调派7名精干救护队员,在该村73岁村民李金安的带领下,穿越植被茂密的林区,进入矿洞区勘探。经过4个多小时的实地勘探,共发现洞口7处,除2处洞口因积水和较小未进入外,其余全部进行了深入勘探。记者在其中3处矿洞内看到,洞深都在50米以上,里面人工开挖的痕迹遍布,弯弯曲曲的矿洞里堆放有大量的开挖矿渣,石壁上有凿取矿石的凹槽,并用红漆和蓝漆标注有勘探标记,两侧分布着开挖矿石后留下的矿洞,矿洞内采矿遗留的炮眼清晰可见。李金安老人说,这些痕迹应该是1953年前后原洛阳地区地质队勘探时所留。而石壁上用铁凿等工具开挖的痕迹,显然具有古代人类人工开挖的特征。其中1处洞口因为泥土淤积,只可容1人爬行进入,两名救护队员携带专业工具进入探测后说,此洞内弯弯曲曲,延伸150米左右后被人工挪移的两块大石挡住去路,用矿灯伸进去探照后发现深不可测,石壁上留有大量开挖的痕迹。据李金安老人回忆,较深的两处矿洞中肯定有1处是他幼时在老师带领下进去过的矿洞,“当时掂着一个马灯,走了有一两个小时也没走到头,有点害怕就拐回来了,来回花了三四个小时。”

矿山救护队队长张万杰告诉记者,经初步勘探,有两处洞穴深度都在150米以上,尤其是自东向西第二处洞穴目前探测到的深度已达150米以上,未探测部分需要清理淤积泥土和大石后才能继续进行。这两处洞穴古人开发痕迹较多,如果进一步勘测后,与相关资料吻合,确定为唐太宗时期开挖银洞,将具有较高的地质研究和历史文化开发价值。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