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中医博大精深学无止境赵丽君:拄着双拐上班的护士长华艳玲:为未成年人“守护明天”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8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2-17

华艳玲:为未成年人“守护明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正在查阅资料的华艳玲

她是两个孩子的平凡母亲,也是守护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她是一名普通的司法工作者,也是一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经常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的“心灵普法达人”。她就是市普法办副主任华艳玲。从事司法工作20余年,她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线,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汝州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以赤诚的爱岗敬业之心诠释忠诚,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着对司法行政事业的无限热爱。

“孩子们,如果你在校内外遇到欺凌应该怎么办,选择什么方式自救呢?”11月30日下午,在逸夫小学洗耳校区多功能教室,华艳玲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结合案例为同学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介绍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分享了自己奔走于社区、学校时接触的那些令人警醒又感人至深的法治案例,让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之间播进孩子们的心田。

自2017年从事全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以来,华艳玲一直奔走在青少年普法教育的路上,像这样的“法治进校园”活动她宣讲了不知多少次。

“全市的中小学我走访了大约三分之二,在开展普法教育的同时,我也接触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通过调查走访,分析犯罪成因,大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都十分缺乏家庭关爱,缺乏家庭教育正确的引导,极易在成长道路上出现偏差行为。”华艳玲说,“多给予孩子们一份关怀、帮助和鼓励,更多的家庭就能温暖,我们的社会就能凝聚更多正能量。”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华艳玲在多个乡镇司法所工作过。在外人看来,她经验丰富,工作方法多,“转战”全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自然是驾轻就熟,但对于她来说,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却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以前在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更多还是调解处理邻里矛盾纠纷,协助基层治理。而普法教育面对的都是未成年人,孩子们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注和安抚,才能让普法教育真正走进他们心中。

为了让未成年人普法更有温度,华艳玲一直坚持学习,不断增强业务能力。这些年,她在工作之余考取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证,以专业知识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帮助。每次宣讲之前,她都会根据现实需要提前构思好宣讲课题,用心制作内涵丰富且生动有趣的课件资料。宣讲中也注重互动,并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反应,根据这些细节不断调整自己的课题设置,并策划编辑多部法律知识宣传画册、书籍,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除了关注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宣传外,华艳玲也十分关注困境儿童的成长。2019年秋季开学第一堂法治课,她在我市某中学作法治报告会,当讲到家庭保护的内容时,她细心观察到其中一个女孩泪流满面轻轻地抽泣。她感觉到女孩肯定有苦衷。讲课结束后,她主动联系女孩的班主任了解孩子的状况,原来女孩的父亲因意外事故去世,母亲改嫁,孩子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缺乏家庭关爱,触动内心伤感,伤心落泪。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她的内心非常沉重,几个夜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采访时她说,那时她一直在想:“我自己也是一名母亲,若我尽力用母亲般的温暖从经济上、心灵上给予女孩一些帮扶,让她安心学习,也许会改变她的命运和家庭状况。”

经过一番思考,华艳玲决定与女孩所在学校、村取得联系,进行实质性帮扶,并在我市举办的“佑未来护成长”活动中与这个女孩结成帮扶对子,做了女孩的“爱心妈妈”。

不管是“普法达人”还是“爱心妈妈”,这些都不是华艳玲奋斗的终点。她告诉记者,关心少年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工、青、妇、民政、志愿服务组织等部门以及爱心人士的关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她将继续用心、用情,尽自己所能帮助困境儿童,利用网络平台注册抖音号“华姐说法”,经常发布典型案例和法律知识,做好普法宣传,同时也做好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工作。她也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真真切切地关心孩子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关爱行动,使广大青少年健康阳光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