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艺术的乐园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7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2-03

群众文化艺术的乐园

———写在汝州市群众艺术馆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之际

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1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表彰名单显示汝州市群众艺术馆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我省此次唯一一家县(市)级文化馆。

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启动仪式河南分会场在温泉镇欢乐开幕

在汝州市区望嵩路南段路西,有一个花木葳蕤的院子,走进去,学戏的、跳舞的、唱歌的、吹号的、抚琴的……真是丝竹鼓乐满耳,让人激情澎湃。这就是被老百姓称为文化艺术乐园的汝州市群众艺术馆。

群众艺术馆的前世今生

提起群众艺术馆,老汝州人至今仍津津乐道。那时的群艺馆叫文化馆,院内,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绿意盎然的倒栽柳、花朵艳丽的木槿以及古朴典雅的亭子、自然生趣的假山,种满了荷花、水葫芦的大水塘,这一切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精致的北方小园林。

在那个鸟语花香的乐园,无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逢年过节,都要到这里转转看看。男女相亲,这里是首选场地。苹果树旁,葡萄架下,读报栏前,随便指定一个地方,都是见面的最佳地方。

每年春灯节,花灯展、书画展、猜灯谜、象棋比赛、曲艺比赛……欢乐的年味被推向了高潮。人们扶老携幼、前呼后拥涌向这里,听说书、看比赛、猜谜语,欢天喜地,热热闹闹。

进入新时代,临汝县文化馆更名为汝州市群众艺术馆。名称变了,工作职责不仅没有变,业务范围反而更为宽泛。

汝州市群众艺术馆现为文化部命名的全国二级群众艺术馆。作为汝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市民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社会宣传教育、公益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职能。

近年来,汝州市群众艺术馆在汝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汝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整体部署和指导下,以坚守先进文化前进目标为方向,组织开展了数以万计的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培训了成千上万的群众文艺骨干,并推出了大批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特别是近年来,在业务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河南省“乡村春晚”启动仪式、2020文化部“乡村春晚”启动仪式分别在我市举办;非遗项目打铁梨花登上央视春晚;汝州市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评为全省优秀,奖励资金100万元。

文化惠民,百姓乐享

文化也是民生,文化惠民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汝州市群艺馆坚持文化惠民政策导向,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己任,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百姓享受到了文化之乐,让城乡充满了文化活力。

近年来,每到春节前夕,汝州市群艺馆都会组织全市优秀戏曲演员和书法、美术、民间文艺等门类的艺术工作者组成“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者团队,走进汝州市寄料镇蛮子洼村和徐庄村、米庙镇河盘村、焦村镇靳村、汝南街道办事处粪堆赵村、蟒川镇娘庙村等多个村庄,送演出、送宣传、送辅导、送服务、送春联,连续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演出。

文艺志愿者满含着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在严寒中载歌载舞,为老百姓送上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虽然天气寒冷,但阻挡不了广大群众的热情。舞台上,歌曲、舞蹈、戏曲、乐器等表演轮番呈现,台下更是掌声、喝彩声不断。我市优秀戏曲演员陈彩芳、梨园春擂主获得者史爱萍纷纷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在慰问演出中,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红灯记》选段使现场的戏迷大饱耳福。文化志愿者团队不仅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而且带来了新春的祝福。书法家、民间艺术家为群众免费写春联、剪窗花、送“福”字,受到人民群众深深的喜爱。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汝州市群艺馆本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以多元化、多渠道的途径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情怀。比如春节,它是我国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春灯节期间,汝州市群艺馆都会举办“春满中原·幸福汝州”春灯节系列文娱活动。来自各街道社区的演出团队,以铜器、舞蹈、腰鼓、歌曲、音乐快板、舞龙舞狮等多种形式,尽情展示着民间艺术的魅力,老百姓看得如痴如醉,现场叫好声不断。

除此之外,汝州市群艺馆还不失时机,以节庆成果为契机,组织举办庆五一“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演”、庆六一“百城万场系列活动”、庆七一专场文艺晚会、“快乐星期天”等百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把文化惠民真正落到了实处,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唱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豪迈之歌。

人才培养,扎实推进

作为基层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汝州市群艺馆不仅肩负着组织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重任,还承担着开展文化艺术知识技能培训、组织业余文艺作品创作、辅导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和社会文艺团队、指导全市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工作的推进。

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力,汝州市群艺馆不断组织文化馆(站)长培训班,全市广场舞、铜器舞业务骨干培训,全市戏曲进校园培训和全省文化志愿者骨干培训。开展“教招送招”戏曲、广场舞、街舞、器乐、管乐、古筝、古琴、电子琴、书画、美术、合唱、象棋、围棋等公益培训。

每年的春灯节,是万家团圆的欢乐时刻,可是对于汝州市群艺馆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是最紧张、繁忙的时候。这样的忙碌往往从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春灯节。因为每年的春灯节期间,汝州市群艺馆都要承办戏曲、广场舞、铜器比赛。为了让参加比赛的团队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并在比赛中技艺得以提升,春节前夕,汝州市群艺馆都要组织全市21个乡镇、街道的广场舞领队、铜器领队及文化骨干参加培训。

2019年2月11日上午,寒风中的汝州市群艺馆院内,人头攒动,歌舞飞扬。为使灯节“千人共跳一支舞、千人共打一个点”的节日盛宴华美呈现,汝州市群艺馆组织基层文艺骨干赛前培训。广场舞培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编排的舞蹈是《共同的我们》,这支舞蹈集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教育性、表演性为一体,节奏明快、动作舒展优美。“面部要有欢快表情,右手要稍微抬高一点,腰部转动要柔和一点,舞动扇子时要呈现有一定的弧度,眼神要跟着手走……”虽然天气寒冷,排练辛苦,但大家兴致高昂。老师讲解详细,学员用心揣摩。现场气氛祥和,其乐融融。铜器培训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铜器《三遍锤》,受邀前来为学员做培训的是非遗传承人,现场讲授了铜器谱和表演技巧。通俗易懂的讲解,形象生动的比画,恰到好处的点拨,受训人员受益匪浅。

像这样公益性质的培训,汝州市群艺馆每年都要举办上百次,培训文化骨干万余人,提升了全市群众文化骨干的业务水平。

文化志愿,点亮心灯

在崇文尚德的汝州,有这样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他们载歌载舞,奔走于乡村、社区,活跃在广场、游园,播撒文化基因,为群众文化事业补充燃料,点亮了老百姓渴望文化的心灵之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支志愿者服务队就是汝州市群艺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该文化志愿者队伍现有人员1700多名;馆办、签约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已达36个;以乡镇、街道基层站建立的14个“乡村音乐厅”、14个公益无限艺术团等为服务平台,常年为全市21个乡镇、街道的群众无偿提供文化服务。仅是每年度的“文化志愿走基层”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受众就达2万多人。

汝州市群艺馆仅有16名工作人员,其中还包括离退休人员,但常年在馆内当老师提供义务服务的文化志愿者多达百人,这些志愿者不乏业界的领军人物。

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理事、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申小凤自2015年汝州市群艺馆启动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教招送招”后,她就自费20多万元,购买了古筝、古琴,在群艺馆、城区学校、乡镇文化站办班,培训古筝、古琴爱好者。

王荣芝曾是汝州市曲剧团的主要演员,加入“文化志愿军”后,来到群艺馆义务教学。一招一式不厌其烦,从不含糊。

这些文化志愿者发挥光和热,把高雅的艺术送给了基层群众,推动和开展了更多的便民公共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2019年8月到12月,我省开展了“寻找村宝———河南省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汝州市群众艺术馆组织100多名身怀曲艺、舞蹈、书法等技艺的文化志愿者,化身“寻宝使者”,走乡入村,挖掘那些有文化技艺、文化符号的人,作为每村的“村宝”,激发其创造力和积极性,让乡村文化更加繁荣,更富有生命力。

汝州市纸坊镇赵东村村民张顺利自幼喜爱戏曲演出,在他的热心奔走呼吁下,该村于2014年成立了乡村剧团。可是由于缺乏乐器及伴奏人员,剧团正常演出常常受到制约。

汝州市群艺馆负责人了解此情后,积极向市里寻求资金支持,带着20多人的文化志愿者团队来到了赵东村。送设备、送资金、送培训,赵东村乡村剧团面貌焕然一新。老张和同伴们的文艺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剧团也升格为汝州市公益无限艺术团东赵落戏迷俱乐部,如今成员已有300余人,经常利用农闲时节义务为村民演出,成为汝州市一支重要的文化志愿者团队。靠着如此骄人的成绩,张顺利这个“村宝”被挖掘出来。

在“寻找村宝”的过程中,汝州市群艺馆文化志愿者热心搭台子、架梯子,通过“教招送招”,订制培训内容,直接送到村头巷尾,让40多名诸如张顺利这样身怀文化技艺、在田埂上播撒文化、得到村民认可的“村宝”脱颖而出。这些“村宝”们得到重点扶持,带动乡村文化更加繁荣,更富有生命力。

乡村春晚,唱响全国

汝州市是“中国曲剧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名窑·瓷魁之乡”。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有14家乡村音乐厅,占全省的9%。2018年春节,汝州市的“乡村音乐厅”所在村,村村上演了自己的“乡村春晚”。

汝州市“乡村音乐厅”,是汝州市群艺馆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文化扶贫扶志”系列讲话精神,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

汝州市依托“乡村音乐厅”举办“乡村春晚”,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阵地作用,调动农民参与文化的积极性,汝州的“乡村春晚”唱响了河南、唱响了全国。

2019年1月13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河南省文化馆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原银行杯”河南省首届百家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在汝瓷小镇隆重启动。由汝州市群艺馆文化志愿者、知名艺术家和村民共同编排演出的晚会“汝瓷天下美”精彩纷呈。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呈现出亲切的文化品位,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了正能量,丰富和提升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2020年1月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协办的2020年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河南分会场在汝州市温泉镇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现场,由汝州市群艺馆文化志愿者民乐团和当地农民手持道具自制乐器共同演奏了《载歌载舞庆新春》,曲剧表演唱《汝州寻宝掀高潮》,展示汝瓷工艺魅力的现场汝瓷工艺制作+村民技艺互动表演《汝瓷花开万家香》,汝州民间艺人+村宝技艺展示《富曲勤弹村宝绘新篇》,汝河两岸群众带来的唢呐、高跷、驴拉磨、大头和尚度柳翠、抬花轿等民间文艺节目展演《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节目,集中展示了富裕起来的中原农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安居乐业、弘扬传承传统技艺的崭新时代风貌。现场气氛喜庆热烈,台上台下积极互动,洋溢着浓浓的中国传统节日氛围。晚会采用各种直播方式,形成“文、农、旅”大融合,通过网络直播、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线上线下互动,向全国人民展示“乡村春晚”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就。

汝州“乡村春晚”从“乡村音乐厅”的小舞台走向社会大舞台,从村民的“小欢喜”发展成闻名全国的“大联欢”。

传承非遗,任重道远

汝州是曲剧故里,曲剧是河南省第二、全国第八大剧种,2005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9月,汝州曲剧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传承曲剧艺术,2015年汝州市群艺馆组织曲剧传承人建立了汝州曲剧传习所。汝州曲剧传习所有排练厅、戏曲展厅、录音室、演出舞台等设施,总占地面积共600多平方米。戏曲展厅有戏曲服装、头饰、枪刀靶子、舞台道具等收藏品。公益教室时常有名家讲授豫剧、曲剧教学课程。录音棚为戏曲班学员、网络演出提供了应有尽有的录制设备。

对汝州曲剧有着深厚情结的曲剧老艺人崔占、杜书安、张太雷以弘扬曲剧艺术、传承曲剧文化为己任,为曲剧人才的培养不遗余力。年近八旬的崔占老人,常常在传习所担当义务讲解员,哪件戏服是啥材料制作的、是哪类戏曲人物穿的,哪顶凤冠是如何收集来的、有多久历史了,崔占老人讲起来头头是道。今年81岁的曲胡大师杜书安,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退休后老有所为贡献余热,一直在汝州市群艺馆从事公益教学及文化志愿演出工作,培养出了一大批曲胡青年演奏家。

正是有了一大批甘为绿叶的文化人的付出,汝州曲剧传习所在戏曲界名声斐然。2016年被认定为平顶山市特色文化基地。2017年9月,经省文化厅考察、研究,最终确定汝州市群众艺术馆为河南省汝州曲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

汝州曲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不仅让群众全方位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更好地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传承精湛技艺,为汝州曲剧文化、曲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以文化人,未来可期

“喜鹊枝头捷报传,汝州文旅须尽欢。上下奋进努力干,群艺工作全国先”。这是11月3日汝州市群艺馆喜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后,一位文化志愿者喜不自禁地写诗抒发心声。

这的确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汝州市群艺馆是此次全省唯一获得全国先进的县(市)级文化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汝州市群艺馆首次获得的全国先进荣誉。

荣誉的背后是汗水和坚持,荣誉是荣幸和鼓励,更是责任和鞭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汝州市群艺馆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龙头和主力军的作用。如何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有效吸引群众、感染群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如何让老百姓搭上文化快车,享受文化的惠好,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如何为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尽力,汝州市群艺馆值得期待。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