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开展创建“中国诗歌之乡”活动在泥土中耕耘有温度的文字 80后小伙儿养殖肉兔一年收入1000万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领导莅汝调研市自然资源调查规划院挂牌敬老院里爱意浓我市今冬集中供暖开始预热我市进入餐厨垃圾“绿色”处理时代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6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1-11

在泥土中耕耘有温度的文字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脚下沾满泥土,笔下才有温度。“走进百村千户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市乡村振兴局、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走进百村千户助力乡村振兴”大型报道活动开机仪式在融媒体中心举行,旨在扎实推进“走、转、改”,深入践行“四力”,以汝州融媒人的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共奔富裕,重在基层,难在乡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而这一总要求的达成,迫切需要党组织的引领以及新闻媒体的主动作为。而在乡村,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把一些典型人物宣传出去树立样板显得尤为关键。

汝州融媒人将秉持奉献之心,深刻践行“四力”,深入乡村,扎根基层,躬耕力行,以赤子之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用汗水脚步丈量汝州大地,在泥土中耕耘有温度的文字,向乡村传递媒体的“温度”,宣传乡村发展的“温度”,并通过这些有“温度”的文字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践行“四力”,就是要勤跑练脚力、勤思练眼力、勤学练脑力、勤写练笔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媒体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媒体上的所有稿件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既要善于在细微之处透视时代变革,又要能在纷繁复杂中去伪存真。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做好鉴别尺子,确保每一条新闻在采访之中、刊播之前,都能得到媒体人对所有新闻要素进行鉴别、核实,从而确保真实性,增强感染力。要让稿件深入人心,宣传思想工作者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过硬的业务素质。

同时要更好地体察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好地反映汝河儿女在中原大地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才能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才能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次活动,汝州融媒人组建的“走进百村千户助力乡村振兴”采访小分队,将深入乡村一线采访报道乡村振兴典型和亮点,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开辟专栏,推出专版、专题等,编发报纸新闻、电视新闻、短视频、专题节目等各种新闻作品,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账号“带露珠”,为乡村振兴打造“专属平台”;行动“有温度”,为乡村振兴“激活”更多村民力量;报道“沾泥土”,为乡村振兴创造“民间舆论场”……

人民的意愿在哪里,党媒的脉动就传导到哪里;人民的呼声在哪里,党媒的触角就伸到哪里。融媒体中心将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吸引更多受众在“民间舆论场”中发出响亮的声音,给更多的村民一个“围观”的理由,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提供“立体通道”,形成党媒传播的多平台、多渠道、多声部“合唱”,用有“温度”的新闻讲述好汝州故事,协同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