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辉煌成就启新篇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5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0-29

这五年,辉煌成就启新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五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前行的刻度,翻开汝州近五年发展印记这一页,我们看到———

一条光明的坦途,串起63个贫困村全面小康的幸福路;

一块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匾,阐释着汝州这座城市的内涵;

一座全国绿化模范市,开启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高度;

……

过去五年,我市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370亿元跃升至将近500亿元,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产业转型 迎来高光时刻

近日,位于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左凡全屋定制家具有限公司车间内,大型梁吊架起重物来回穿梭,工人正在新建的生产线上繁忙作业。

这是一家今年3月建成的新企业,像这样的新建企业,只是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夯实产业基础的一个缩影。

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有大项目、大产业做支撑、舞龙头,从而带来产业快速集聚。于是,在大项目、大产业的引领下,我市项目建设大大提速,企业改革创新不断强化。

过去五年,我市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实际,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先进制造业加快壮大,机绣纺织产业无中生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综合实力均跃居全省20强,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机绣纺织、生物医药等为主的现代工业发展布局。

现代服务业实现突破,大易科技货运量位居全国第七,温泉小镇、汝瓷小镇建设初具规模,数字经济、旅游经济异军突起,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以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日趋完善。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45万吨以上,牧原集团、新希望六和等年出栏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落户汝州,形成以田园综合体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开放招商成效明显,先后引进新昌控股等3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五洲国际商贸城等15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200余家外地企业在汝州市注册分公司,2.4万名汝州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县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


       民生实事 诠释初心担当

来到陵头镇王湾窑洞民俗村,仿佛走进了一处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平坦整洁的村道两旁树影婆娑,特色鲜明的豫西民居点缀乡间,游人悠闲漫步,享受自然舒适的乡村生活。

村民王登科一边带着游客参观,一边介绍王湾这个小村落的嬗变史。“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的房子也修建越来越漂亮,老一辈人根本不敢想。”王登科笑着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施策,硬起手腕,啃下“硬骨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4.4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绘就城乡面貌新篇章。城乡规划体系更趋完善,林桐高速汝州段顺利通车,按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了城市新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动老城区“旧貌换新颜”,第三水厂、天然气入户工程、集中供热工程顺利完成,产业集聚区、石庄、城东三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市场化保洁机制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125座公厕、55个停车场建成投用,32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绿色公交、免费公交、慢行系统便捷惠民,“八缺”问题基本解决,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民生福祉提升。“十大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园区建成投用,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汝州市高等教育的空白,“大班额”“入学难”“看病贵”现象有效缓解,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生态优先 释放绿色动能

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森林城市,海绵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汝州为何能斩获这么多重量级名片?一个“绿”字便是答案。

五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打造自然之美。不与山争地,不与水争流,过去的煤城正逐步变成一座山水宜居绿城,也亮出了山清水秀的“金字招牌”。

攻坚会战保卫蓝天白云。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积极稳妥推进清洁取暖,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强化各类扬尘污染整治,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治污减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铁腕减污守护碧水清波。大力实施清河行动、加大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集中整治畜禽养殖场,汝州市地表水质常年保持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多点发力守卫净土良田。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监管,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土壤污染防治体系逐步建立。

生态水系建设深入推进。幸福渠整治、洗耳河一期治理、沙滩公园建成完工,北汝河、洗耳河、广成河深度治理成效显著,实现互联互通,在中心城区形成了30公里的“活水绕城”景观带。

绿满汝州工程深入实施,林木覆盖率从27.02%提高到36.71%。按照“适地适树、亲近自然”的原则实施全域国土绿化工程,加大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以及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力度。五年累计完成营造林30余万亩,1375公里生态廊道贯通城乡,形成了“近郊荒山满目翠绿”的美景。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让我市山水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绿色也成为汝州发展的最美底色。


文旅繁荣 彰显发展活力

“咱们汝州的变化是真大,能玩的地方多了,朋友们来了还能组织一次亮点纷呈的短途旅行。”近日,在汝州市九峰山景区游玩的刘先生感慨地说。

五年来,我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领,依托自然资源,传承文化资源,文旅发展可圈可点。目前,全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896个,A级景区11家,星级酒店5家、旅行社26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3家、省级特色旅游示范村7家、省级观光示范园区4家、省级创客示范园1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8家。

建成总面积约254公顷的滨水休闲带、城市中央公园、汝河沙滩公园和63座街心游园,在休闲聚集区提供中央公园水幕电影、文化体育中心音乐喷泉、青瓷博物馆露天娱乐广场专供市民休闲娱乐,充分满足群众出行游玩需求。

文旅资源的壮大,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我市先后实施207国道改道工程、九峰山旅游专线建设和蟒川、寄料等旅游民宿点连通工程,新建改扩建城乡道路、扶贫道路和旅游专线650公里,建设城乡旅游景区线路、精品线路5条,拉大了城市框架,构筑了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在城区开通6条免费公交线路,基本覆盖主城区;开通九峰山和风穴寺、怪坡两条旅游公交线路;完善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互补的旅游公交体系,推进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延伸;建成现代化旅游公厕100余座,便捷通畅的旅游基础大环境已初步形成。

位于大峪镇山区的云堡妙境民宿集群,在保留原有古寨的基础结构上,又增加了许多时尚元素,融古朴与现代于一体。民宿里的酒吧、茶室,庭院里的露天咖啡座,在绿色植物、特色住屋营造的空间中,这份独属于汝州的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十一”假期,郑州的王先生一家三口在此住了一晚,很是留恋:“白天赏景登山、尝正宗汝州美食,晚上放松身心、住特色山乡民宿,真是不虚此行!明年放假我们还要来。”

奋战五年,煤海瓷都的变化有目共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汝州将继续坚守蓝图绘胜景,逐梦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谱写“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