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经开区: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园区省发改委莅汝调研汝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召开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特色农业结硕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培训会在我市召开许昌市政协莅汝考察住汝州平顶山市政协委员异地视察舞钢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防疫演练提能力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下载电子发票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95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0-28

特色农业结硕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眼下,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小屯镇杨其营村杨其营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学平,看着一垄垄有序摆放的花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雨水多,考虑到天气因素,收获期比往年推迟了几天,不过果实长得还可以。今年种植的还是高油酸的花生品种,这种花生出油率高,用途广,我们自己种植、自己管理、自己销售,已经试种好几年了。”李学平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杨其营村人,李学平对这片土地怀有特别的感情。2013年9月,李学平成立起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300余亩,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花生、玉米、大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配套建有农机仓库、饲草仓库、精良仓库等,拥有大型农机具35台(套),专业技术人员16人,带动周边农户400余人,辐射周边面积达到5000亩。

李学平不但带着合作社逐渐走向正轨,还让乡亲们见识到科技的力量。每年他都会组织合作社成员及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安排社员积极参加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各项先进技能培训班,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农民队伍,从整地、育苗、浇灌、施肥到收割、脱粒、运输、加工,几乎都能实现机械化生产。

“机械化使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低、质量优,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李学平说,合作社带动辐射周边长营、路寨、周庄、吴营等村的种植方式由粗放型向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使小屯镇东部粮食作物面积稳步扩大,单产不断提高,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合作社成员也不断增加。合作社利用自有的技术人员和农机具设备,粮食收获后先精捡去杂再走向粮企和市场,因为品质有保障,市场前景很是可观。

除了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另一个亮点是秸秆回收,做饲草再利用。从2014年开始,合作社购回秸秆打捆机,每年库存小麦秸秆3~6万捆,约900吨,覆盖600亩土地;黄豆秸秆2万捆,300吨,覆盖2500亩地;花生秧300吨,覆盖2000亩地。这使得合作社周边的秸秆得以再利用,收集的秸秆为本地周边及周边几个县市的养殖户提供了优质的饲草,也为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李学平介绍,合作社每年销售额累计419万元左右,一年除去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地租、水电燃油费用,净利润20余万元。

勤劳肯干的精神和敢于技术创新,让李学平获得了硕果,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典范。提到未来发展规划,他说,合作社目前注册的商标杨其营牌纯花生油已小规模生产中,杨其营牌面粉计划在2022年前投入试运营,同时计划与杨其营生态驴肉店合作进行肉驴养殖,搞种养一体的营销模式,争取为社员、为周边农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融媒体中心记者刚鑫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