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杂物清了、垃圾有专人清扫、破损的路面铺上了沥青、健身器材更新换代……老旧小区旧貌换了新颜,这是我市广成社区的新变化,也是我市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缩影。
老旧小区,是指城市或县城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老旧小区改造既是顺应人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希望,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扩大投资激发内需的重要举措,将让城市通过新陈代谢进一步焕发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坚持系统谋划。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掌握了解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充分做好前期调研、规划,避免出现改造不彻底、反复折腾的问题。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也要充分保留城市文脉,融入地方传统文化,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老旧小区改造要注重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补短板”工程,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优先补齐小区的功能短板,抓好拆违、给排水、供电、供气、道路等问题,也要结合群众意见和实际,加装电梯、充电桩、智慧安防等便民设施,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
老旧小区改造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在改造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诉求,尊重群众意愿,在倾听不同声音的基础上,平衡好各方利益。用“一区一策”方式,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中来。
老旧小区改造要建立长效的维护和管理运行机制。老旧小区不仅要改造好,更要长期维护保持好。这需要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鼓励基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维护和运营管理新办法,在实际探索创新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使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提升,确保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不“返旧”。
老旧小区改造,面上是基础建设项目,实质也是社会治理工程,不仅要改得方便、宜居,更要长期维护保持好,在统筹协调、征求民意、精准施策的前提下,满足群众需求,共绘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