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为82年党龄的黎辛颁发了建党100周年徽章。101岁的“老革命”黎辛挺起沉重的病躯,欣然微笑:“我为党而生,为党而活,我的一生献给党,死而无憾。”
有一位101岁的老人,曾经在早几年唤我“喜儿”,见面时亲手给我扎红头绳。在这个花木葳蕤的七月,老人悄悄地“走”了。虽然对一个百岁老人而言,这一天迟早会来到,何况老人已经卧病多年,但是当得知这个消息的刹那,我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人们对于失去的东西往往有着强烈的眷恋、怀念,这些天,我一直在想着他的音容笑貌、表情动作,回忆着我与他相识、交往的点点滴滴。
老人叫黎辛,一位从烽火岁月中走出来的老革命。他曾说:“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魂牵梦萦的家乡汝州,一个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哺育我成长的延安。”
2017年,黎辛与作者合影
黎辛其人
1938年7月,他像当年无数仰慕延安、向往延安的革命青年那样,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来到延安。“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陕北的小米养育了他,延安的精神熏陶了他。7年延安岁月,已融入他的整个生命中。延安,成为他的初心。
他原名郭有勇,赴延安前,他自己改了名字,叫“黎辛”。他说,“辛”的意思,取自高尔基的名言“人生不是享乐,而是辛苦工作”。“黎”字来自黎民百姓。
1942年初,黎辛被分配到当时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社工作,担任文艺编辑,曾写过10篇推介新人新作的稿件,与新作同时发表,或在剧作公演时发表。如推荐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等,是延安时期推介新人新作最多的编辑。《解放日报》的办公地点在延安的清凉山,所以,黎辛还有一个笔名叫“解清”,他在推介新人新作时通常用这个笔名。
1947年3月,经组织安排,黎辛由延安往晋察冀与晋察鲁豫解放区撤退,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随同第二野战军从黄河边千里跃进到长江边,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先后发出《西瓜兄弟》《过八路》《人民的大别山》等新闻稿。
1949年5月,黎辛在武汉领导创办武汉军管会与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长江日报》,任副总编辑。初创时期,从发稿到清样签发,事无巨细,样样都做,经常食宿不顾。
1953年后,黎辛先后在中南局宣传部、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我与黎辛的相识
1992年5月,黎辛与汝州文艺界人士座谈后合影
我初次聆听黎辛的教诲是在29年前石榴花盛开的季节。1992年5月20日,汝州籍著名书画家鲁慕迅“乡情诗画展”在汝州市群艺馆隆重开幕,当时我是《汝州晚报》的文艺副刊编辑,被报社领导派去采访报道这一当时汝州文艺界的盛事。在开幕式上,我认识了黎辛。新闻工作者出身的黎辛对于我这个年轻的记者格外“关注”。
开幕式结束后,市委宣传部组织了好几场座谈会,有鲁慕迅与汝州书画界人士的座谈交流会,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座谈会等等。在去参加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座谈会之前,黎辛专门交代我带上一本收录有《讲话》的《毛泽东选集》。正好我的案头有一本红色塑料封皮的《毛泽东选集》,我装进包包里,到了会场交给了黎辛,黎辛竟然为此还夸赞了我。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感谢黎辛,是他不经意的一个表扬,让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一习惯。
那个座谈会是在当时汝州宾馆的会议室召开的。我坐在黎辛的身边,当他需要引用《讲话》中的原句时,我赶紧翻到相应的页面递给他。他给与会的文艺界人士讲解了《讲话》发表的背景、经过,以及产生的反响和作用。在这次座谈会上,我知道了这个黎辛是从延安走出来的编辑、记者,是歌剧《白毛女》的推介者。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电影《白毛女》时,因为“白毛女”喜儿的悲惨遭遇,小小的我哭得涕泗横流、哽咽难住的情景,一时间使我在心里对黎辛产生了亲近感,我觉得他像是“白毛女”的父亲一样。
座谈会结束后,黎辛专门留下我,与我交流。他询问了《汝州晚报》的职能性质、办报宗旨、读者对象、发稿流程、出版发行之后,他对我说,党报的记者是党的耳目喉舌,要用党的立场、党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你写的稿件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指导现实。作为记者,一定要有记者的品质。党报副刊要以党风党性为首,选发的文章要与党中央息息相关、呼吸相通,要做到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好宣传与鼓劲的作用。作为副刊编辑,要排除任何关系利益,不要限于名位,不要排座次,要以文取人而不是以人取文,要把好稿件当成上宾。
他还对我说,你作为编辑在改稿时,切忌妄自尊大、老子第一、刀笔挥之,必要时,最好与作者协商。
对于稿件的处理,他交给我一个方法:发稿时,不仅想到发稿的当日,而且要联想到昨日,预想到明日,要尽可能保持一贯的正常性与正确性,以及独具的风格与特色。
我想,这是黎辛在延安当《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时的经验,更是一名新闻战线的老兵对家乡后辈、同道小兵的教诲。我铭记于心,把作者当成朋友,把稿件当成亲人,伏案劳作,默默耕耘,不知不觉已在编辑窗下寒来暑往坚守30余载。
黎辛给我扎红头绳
1992年5月,黎辛与汝州文艺界人士座谈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2001年春,我因病在汝州温泉住院治疗。一天,我在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散步,突然看见一位老人从对面走来,那步履、那神态,让我一眼认出这是黎辛!我赶紧走上前打招呼,黎辛有眼疾,他定定神,认出了我,意外的相逢让我们都惊喜不已。我们坐在甬道边的椅子上,他询问着我的工作、学习、写作。得知我正在准备编辑出版个人散文集,他嘱托我:作为一名记者、一名作家,应该时刻思索怎样忠于职守、服务于人民。
不知不觉十几个春秋又过去了。2016年冬,我专程赴北京看望黎辛。此时的黎辛已经96岁高龄。当我辗转来到广安门医院高干病房时,黎辛已经在等候我了。他专门让护工赵师傅给他换上了枣红色的中式对襟棉袄。陪我一起而来的黎辛的夫人黄懿芬老师打趣道:“杨白劳,你的喜儿来看你喽!”原来,黎辛身上的红色对襟棉袄,是他让黄老师新近给他定制的,他要神采奕奕地接待来自家乡的小友。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在黄老师的提议下,我给黎辛唱起了《白毛女》中的经典唱段。一曲歌罢,黎辛说:“还要唱‘扎红头绳’!”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我又唱起来: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
待我唱完,黎辛朝我摆摆手,示意我到他身边。我看见他手中拿着一条红色的丝带,他要给我扎红头绳啊!我笑了起来,原来他早早地让护工赵师傅给他准备红头绳,赵师傅就找到了一条包装袋上的红丝带。我俯下身子,黎辛慢慢地把红丝带系在了我头发上。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位老人的乡情和乡愁。是的,是乡音唤起了他的乡情,是乡音勾起了他的乡愁。
离开北京时,黄懿芬老师代表黎辛送给我几样礼物:一张书法毛毡,这是黎辛曾经用过的;还有一支钢笔,是黎辛参加某次延安纪念活动的纪念品;还有一个印有“中国作家协会”字样的笔记本。我珍视这些算不上贵重、却饱含深情的物品,它们凝聚着黎辛内心深处新闻理想、革命情怀薪火相传的愿望。这人间万物、世上百态,越是不值钱的东西,我们的生命越需要它们,比如阳光,比如空气,比如信念,比如理想。
我给黎辛当“小喇叭”
2017年春,我再次赶往北京看望黎辛。作为汝州市“乡贤人物”,黎辛是他的故乡临汝镇的文化名片。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区域名人文化,该镇党委、政府特派有关人员赴京慰问、采访黎辛。4月20日,适逢黎辛97岁生日,我和临汝镇政府的两位同志带着专门定制的汝瓷寿桃相约来看黎辛。
宽敞整洁的病房内,穿着病号服的黎辛早早地收拾妥当,等待家乡人的来访。抚摸着汝瓷寿桃,黎辛问起汝瓷产业发展情况。因为黎辛耳背,我把手握成喇叭状,放在他的耳朵上,告诉他:为了传承开发好汝瓷这一历史文化品牌,汝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汝瓷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艺术用品高端化、生活用品艺术化”的理念,把汝瓷产业发展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把汝瓷艺术的发展与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积极改变汝瓷生产的传统观念和地域界限,全力规划建设了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黎辛听后,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从汝瓷说到了温泉。我拿起笔在纸上涂涂画画,把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温泉特色商业区的战略部署,以图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听到要通过打造“养生福地、汉唐温泉”的中原养生文化第一城和中原养生文化样板基地,把温泉培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时,黎辛笑眯眯地说:“这样一来,我们汝州温泉的名气更大了!”
看到黎辛兴趣盎然,我就顺着话题与他聊起了汝瓷小镇、汝登高速、生态廊道、汝绣产业园等神话般崛起在汝州这片厚土上的新生事物。黎辛听得心驰神往,他紧紧拉着我的手,满含期待地说:“我好想看看,你带我回家吧,我想家了!”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从黎辛的眼神中,我再次读懂了绵长的乡情和浓稠的乡愁。
黎辛的愿望
黎辛早年在延安的工作经历,成为今天人们学习和研究延安文艺的宝贵资料。黎辛晚年辛勤创作、笔耕不辍,发表延安新闻与文艺回忆80余万字。撰写其他回忆文字20万字。他的著作有文艺评论《书与电影评介》《谈谈评论的方式》《怎样写特写》《思想杂谈》(5册)《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的创作运动》。他的通讯名篇《西瓜兄弟》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2019年,《西瓜兄弟》被选入新华社编辑出版的《百年百篇短通讯佳作》。
近年来,黎辛出版有《亲历延安岁月》《黎辛文集》。《黎辛文集》第六卷《走在延安的大路上》尚未出版。
黎辛生前嘱咐:“我走后,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要给同志们增加麻烦。”家人遵嘱,办事从简。
2016年,黎辛被汝州市委、市政府评命名为“汝州乡贤”,对此黎辛深感幸福,他铭记着这份感恩与感动,想要以一己之力回馈家乡人民的厚爱。黎辛生前有一个愿望,希望把自己一生阅读、参考的图书捐赠给家乡,以丰富家乡热爱读书者的文化生活,使其增长文化知识。
前几天,黎辛的夫人黄懿芬老师在电话中嘱托我:要好好照顾身体,努力工作。她说:“黎老是老马,你是小马,老马后面跟着小马,你可别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放心吧,黎老,漫漫征程,薪火相传,理想信念的传承会像那红丝带一样永不褪色,生生不息!
黎辛简介>>>>
黎辛,原名郭有勇,中共党员。汝州市临汝镇人,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磁县。1938年8月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至1941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2年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编辑,新华总社随第二野战军记者,中南《长江日报》副总编辑,中南局文艺处长,中南行政委员会代理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编审等。
黎辛编著有《水落石出终有时》《走在延安的大道上》等作品。著有文艺论文集《书与电影评介》《谈谈评论的方法》《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的创作运动》《怎样写特写》《西瓜兄弟》《思想杂谈》《纪念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余光生》《延安新闻与文艺回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