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桑树坪的“椒”傲杨楼植树现场看棵棵过卡尺行行用线量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莅汝调研新型城镇化持续协调发展工作我市残疾人鉴定免费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9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11-28

桑树坪的“椒”傲

———记汝州市十大造林模范王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决战的气势,深入开展今冬明春造林绿化活动,迅速掀起生态汝州建设新高潮。

———市委书记高建军在全市国储林建设暨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王申,原是寄料镇桑树坪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如今却成了村里的“花椒大王”、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更获得了全市植树造林模范的光荣称号。

2005年起,王申被推选为村组干部,小小“村官”责任却不小,桑树坪村交通不方便,荒山荒坡多,王申就萌生了在荒山上种树的想法,“花椒是调味品,需求量大,咱们这儿没有大规模种植的,要是在村里建一个花椒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能拯救荒地,还可以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由于资金、土地等原因,他的想法暂时只能憋在心里,没有实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就了他种花椒的梦想。2013年初的一天,他听人说起外地有农林公司准备承包合适的土地种花椒,于是他主动找到负责人谈了自己的想法,“一开始人家不愿意来呀,因为没有在咱这里大量种植花椒的先例,我只能自己先掏钱入了股,不管种的成不成功,赔钱了我也跑不掉,这才谈成了合作意向。”

都说万事开头难,对于王申来说,开了头之后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在农村,流转土地绝非易事,虽然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不种地了,也愿意把土地承包出去,可是要说动留在家里的老人就难了。于是,他挨家挨户地游说,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村民同意为止。靠着这股子韧劲,王申成功流转土地2000多亩。

怀揣着满腔热情,王申一边安排家里雇人割荆条拓荒山,一边到离家300多公里的陕西韩城考察学习花椒育苗、栽植和烘晒技术,引回了优质苗木。

到2014年,王申种上了第一批树苗,望着千亩荒山荒坡变成了碧绿的花椒“林海”,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偏偏天公不作美,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加上急于求成,他买的树苗较大,不易存活。结果,50万棵花椒树几乎全军覆没,这让王申难过了许久,原本指望尽快丰收,卖了钱还账和支付村民的承包费,没想到出现这样的意外。花椒种植本来是一项前期投入大见效慢的项目,这50万棵没能成活的花椒“麻”得王申苦不堪言。可想到一切才刚刚起步,他决定硬着头皮干下去,便继续到韩城,更深入地学习管理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充足的准备,之后的种树之路较为顺利。随着第一批树苗陆续挂果,王申根据土壤和长势,在林间套种杜仲、皂角等中药材,形成了规模开发、集中连片的花椒种植产业带,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椒种植大户,引来了许多慕名前来收购的客商。

醉心于花椒种植的王申没有忘记村民。桑树坪村是贫困村,有三四十个贫困村民常年在他的花椒基地里务工,花椒管理都是手上活,只要勤快就不愁工资。他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采摘花椒的临时岗位,村民不用出门,在他的花椒基地里就能挣上钱。王申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花椒生产管理经验免费传授给村民。农闲时,他召集附近村民到自家的花椒基地里现场传授经验,向他们讲解花椒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对除草、施肥、防病治虫、剪枝整形等花椒管理技术进行现场示范,无论是骄阳似火、烈日炙烤的三伏天,还是冰冷刺骨的数九寒天,都可以在花椒园里见到他的身影。现在,桑树坪村有200多户村民参与,其中50多户每年都有一万多元的稳定收入,有效地带动了桑树坪村群众脱贫致富。

“我们村不仅要脱贫,还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奔小康哩!”新的一年快到了,王申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新的植树计划。

刚鑫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