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时刻,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热血沸腾;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砥砺前行。
7月19日7时至20日7时,我市出现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据市气象部门统计,最大雨量在大峪达195毫米,次大雨量在寄料达159.6毫米,国家站降水量101.1毫米;达到大暴雨(100-250毫米)的有大峪、寄料、夏店、临汝镇、温泉、陵头、骑岭、庙下、杨楼等9个乡镇,达到暴雨(50-100毫米)的有王寨、焦村、蟒川、米庙、小屯、纸坊、风穴等7个乡镇、街道。
7月20日凌晨,强降雨使寄料镇内引发了洪涝灾害。镇内街道被洪水淹没,河水湍急。该镇炉沟村村委员胡京朝、党员宋占营在洪水中连救四人,胡京朝被洪水冲走多处受伤;7月20日下午,王寨乡尚寨村卢沟河段一处羊场因为洪水受困,四名村干部和村民合力营救羊群;7月20日下午1时许,王寨乡一桥梁被洪水冲垮,有路人受伤躺在断桥上被紧急救援……
危难突如其来,各方迅速驰援。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在黑暗中行走,却看到了无数平凡人勇敢地站出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性的至善之美。在这场“无情天灾”面前,我们看到了无数平凡英雄的挺身而出,拯救民众于水火,让那些身处黑暗的人看到光。无论这个他们是谁,都让我们感受温暖时,也渴望把暖意传递给别人,让我们心灵感动的同时,也收获精神的成长。
也许不需要多么宏大的意旨,多么高亢的呼唤,多么豪迈的宣示,我们都可以做一根柴、一束光,聚燃成汝州力量的烈焰;都可以是一块砖、一片瓦,构筑成我们精神的大厦。
交警在路上、市政人员在路上、防汛人员在路上、志愿者在路上……面对暴雨,他们以爱的名义集结,化身“摆渡人”,选择了勇敢逆行,奔赴防汛一线。
暴雨中,全市交警、环卫、电力、通信、供水、市政……所有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岗位,都有防汛救灾人员逆行风雨、俯身服务的身影。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全天备勤、严阵以待,在灾害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共有中、小型水库26座,总库容1.1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665.2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5053公顷。撤县建市以来,出现较大的汛情为1996年8月2日至6日的“八三”抗洪抢险、2000年7月15日“七一五”抢险救灾。今年我市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我市降水偏多,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我市的防汛工作从5月15日启动,至9月30日结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有关部门及单位要在防汛期间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制度,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险情、旱情、灾情、工程调度等信息,及时发布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加强会商研判,为科学调度提供依据。
为确保全市安全度汛,我市及时调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马庙水库等10个防汛指挥部成员,印发《汝州市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汝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职责》《汝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汝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等8份文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防汛抗旱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
入汛以来,全市各级防指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和雨、水、汛情发展变化,滚动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精细会商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强降雨过程防范工作。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克服麻痹松懈厌战思想,绷紧防大汛防久汛之弦,以战时状态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措施,坚决打赢防汛这场硬仗。
从积极备战、到从容应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精准施策,全力保证河湖总体安澜,确保全市无因灾人员伤亡。
暴雨的肆虐让人们畏惧,但爱的力量带给人们勇气。面对强降雨,汝州力量24小时在线。
大雨还在下,紧张的救援也持续在进行,暴雨灾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那些雨中逆行的身影,在努力守护着我们的城市,让我们在这无情的暴雨中感受到爱的汝州力量。
汝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