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走失儿童找回家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我市警方破获16起产销有毒食品案件防范非法集资 营造安全环境围剿网络诈骗 实现“天下无诈”冒充“领导”诈骗来袭 我市已有人中招!高考过后,不法分子又动起了高温来袭,这些夏季行车注意事项请收好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须牢记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86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6-23

高考过后,不法分子又动起了"歪脑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提前查分、内部指标、录取占位费……高考已经告一段落了,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企图编造多种诈骗“套路”,准备将“黑手”伸向考生及考生家长。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日前发布提醒,警惕近年来常见的5种高考诈骗手段再次重演。

一是不要点开鼓吹“提前查分”的链接。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高考结束后千万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在陌生链接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以免泄露个人信息让不法分子盯上。二是不要相信所谓“内部指标”。高考招录期间,不法分子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领导的熟人,声称可以买到“内部指标”,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取钱财。三是中高考“补助金”小心有诈。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四是志愿填报指导莫轻信。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五是“录取通知”验真伪。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长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诱导其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警方介绍,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

警方提醒,所有诈骗都围绕一个“钱”字,考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不透露考生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遇到不明来电不轻信不转账。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