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文学人物———沈千运汝州文学人物———苏辙当代画家周云霞作品鉴赏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5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12

汝州文学人物———沈千运

陈建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大唐天宝年间,汝州北山洗耳河畔忽一日新起数楹茅庐,一位谦谦文人飘然入住,从此陶醉于林泉之间。他,就是时称“沈四山人”的江南才子———沈千运。

沈千运(约700年—757年),盛唐著名诗人。原籍浙江吴兴人。他出生寒门,自幼聪慧,发奋苦读,想跳出龙门。多次到京城参加科考,但屡试不中。他本就性行端直,当时又值权臣当道,朝事日非,仕进无门,年近知天命,却没混上一官半职,遂决意效许由归隐,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汝州北山,在洗耳河边结庐隐居起来。

他在《汝中言怀》诗中,自述了自己一生困顿穷迫及失意怨怅心境: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族。

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

衰落当捐弃,贫贱招谤讟。

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

始觉前计非,将贻后生福。

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

顾此烦知己,终日求衣食。

沈千运的不少诗友得知他隐居汝州北山之后,先后都来汝州探望。有诗友不明白他隐居的原因,试图想帮他继续走仕途。可沈千运回答说:“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有薄田园,儿稼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谁能作小吏,走风尘下乎?”决绝官场之意溢于言表。

高适是沈千运的好友,二人常相互吟诗唱和。天宝九年750年高适任封丘县尉,曾来汝州专程造访。临别时,高赋感慨万端,赋《赠别沈四逸士》诗道:

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沉。

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

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

世务不足烦,有田西山岑。

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

何意阃阈间,沛然江海深。

疾风扫秋树,濮上多鸣砧。

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

对没有官职的沈千运,高适却尊称其为“侯”,足见对他的尊重和敬仰。

后来,沈千运也曾去看望高适,并将在汝州写的《山中作》诗送给高适:

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

不辞城邑游,礼乐拘束人。

迩来归山林,庶事皆吾身。

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

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

咳唾矜崇华,迂俯相屈伸。

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臣。

离别时,高适又赋《还山吟》一诗回赠,对他的隐居表示理解和支持: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同醒时意,梦魂可以相周旋。

沈千运一生写诗无数,《全唐诗》仅收入5首,但其中4首是在汝州所作。其中《汝坟示弟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弟弟妹妹的手足之情: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

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

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

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

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此诗感叹人生艰难,岁月多逝,怀念骨肉之情,不能自已。其遣饲布句,平淡而深远,自然而情挚,代表了作者的诗力和风骨。

至德二年(757年),喜欢诗词的李亨继位不久,就派人带着礼品来到汝州请沈千运回京为官,没料到他已经在汝北山居的家中与世长辞。

《唐才子传》卷二这样评价沈千运的诗:“工旧体诗,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他的诗作反对华艳时风,追求质朴自然,气格高古,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王季友、于逖、孟去卿、张彪、赵征明、元季川等志同道合的诗友,形成了一个学派。乾元年间,元结将这七人的诗编成《箧中集》,沈千运在这七人之首。元结认为当世文风“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以流易为辞”“丧于雅正”,而对沈千运能“独挺于流俗之中,强攘于已溺之后,穷老不惑五十余年”大加推崇。明代胡震亨谓沈千运诗“刊落文言,泠然独写真意”(《唐音癸签》),也指明了他不事声律彩藻、唯写真情实感的诗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