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水非若水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爱九峰山的水春风送香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幸福要用心呵护征稿启事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24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2-05

汝水非若水

颛顼帝故里在四川之我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郭鸿志

三年前曾看到一篇文章,是山东大学历史系一位叫田昌五的教授所撰。文中说,根据他的看法,黄帝之子昌意被贬的若水应该是汝水。他认为黄帝时期的统辖范围仅限中原,不可能延伸到四川一带。笔者当时即表示极为不赞成。因为黄帝本身就和炎帝一样出身黄土高原,后迁徙中土立国。而万年前的伏羲女娲的母族华胥氏就是先在华山之阳的湑水,后迁徙华山之阴的陇山一带活动,伏羲女娲即在遭遇“遮天蔽日”的大洪水时,从今甘肃秦安漂流至中原得救,后来建都宛丘的。女娲的后裔后来又从中原逐渐西迁到青藏高原,才建立了西王母国。可知田先生所讲黄帝时期统辖范围不能到今四川一带根本站不住脚。尤其他的一己之见若水即汝水,史书所载的帝颛顼生于若水即是生于汝水更是凭空想象。笔者相信,做为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田先生很可能没有认真看过历史地理名著《水经注》。

经专家考证,《水经》系三国时魏人桑钦所撰,后来很多学者考证、注释,刊本虽多,但大多不严谨。清代以后研究者多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为范本。

《水经注》共四十卷,卷二十一即专注汝水,而在卷三十六即注若水和沫水。单凭此就非常清楚,汝水和若水是不可混淆也从不混淆的两条河流。

《水经·汝水》载:“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而清道光《汝州全志》载:“昔,汝以海称,其巨浸洪波,无异于泽国也,自禹劈龙门导源,天息水始归壑,庆安澜矣。”可见《水经》中记载的汝水是清楚可信的。

《水经·若水》载:“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蜀郡即今四川成都一带。古若水就是今四川宜宾市之上长江干流金沙江及支一流雅砻江一带。可见若水与汝水是遥不可及的两条河流。

《水经注·若水》条说:“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古史书《帝王世纪》《吕氏春秋》和《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相同的记载。这里面的“蜀土”“蜀山氏女”都与现今的四川成都一带分不开,而与“汝水”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比《水经》还早的《汉书·地理志·蜀郡》载:“旄牛,鲜水出徼外,南入若水。”可知,古老的若水在四川境内,绝不是现代人可以编造的。而汝水更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水系。莫说《水经》将其单列一卷叙述,很多古书将它与淮河并列四渎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大墓中发掘出的“帛书”上就有女皇居汝水测风雨的记载。先秦史书《世本·氏姓篇》中就有“伏羲封弟娲于汝水之阳”的记述。汝水就是因为女娲在此居住而得名女水。文字定型后,因是水系故加水旁才成汝。如此盛名怎么能被人与“若”混淆呢?

尤其是当代对历史文化很有造诣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1937年在他的《创造十年续篇》中专门提到他的笔名的来历时说:“我的笔名是由我的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水合拢而来的。”《水经注》卷三十六若水和沫水是列在一起的。此卷载:“沫水出广柔徼外。”注曰:“(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这个广柔县即现四川汶川一带,是治水的大禹出生之地。

由上可以看出,自古至今,汝水和若水是远隔千里互不相干的两条河流。做为历史系教授的田先生把汝水与若水混淆,很粗心、很武断、很不负责任。笔者当即写下反驳文章,但顾忌田教授的声望而未公开。近来,看了山东大学与田教授共事三十多年的孟教授《记性情中人田昌五先生》的大作,方知那位田先生虽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但一生善于跟形势、追时髦、信口开河,是个“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人,由此更坚信他的随意和任性,更坚定地认为他的汝水即若水是他的随意臆断。也就不再顾忌地将自己三年前的反驳文章公之于众。

汝水非若水,颛顼帝故里在四川成都而非河南汝州。汝州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人物螽斯济济。女娲文化之乡已经省级认定,不需要也不应该把千里之外出生甚至生活的人物强拉入籍。落人耻笑,让后人蒙羞的事,汝州人不干。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